搜索 "罗音" 的结果

找到 30 条相关结果

铃兰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7 | 2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兰 实际拼音: Línɡ Lán 别名: 草玉铃、小芦铃、香水花、鹿铃、君影草、草寸香 来源: 百合科草玉铃属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以全草入药。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 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强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由高血压病及肾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用法用量: 全草每...

阅读全文
海带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海带根 出处: 福建《医药卫生》 实际拼音: Hǎi Dài Gēn 来源: 为海带科植物海带的根。夏、秋两季收获海带,加工时剪下根蒂,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昆布"条。 功能主治: 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高血压,头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海带根1斤,生姜1.5两,红糖适量,加水煎制成450...

阅读全文
虎杖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中国药典》:虎杖 实际拼音: Hǔ Zhànɡ 英文名: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 别名: 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性状: 本品...

阅读全文
福寿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0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福寿草 出处: 《现代实用中药》 实际拼音: Fú Shòu Cǎo 别名: 献岁菊(《台湾府志》),雪莲(《西域见闻录》),长春菊(《事物绀珠》),岁菊(《漳州府志》),冰里花、顶冰花(《东北植物药图志》),冰凉花、雪莲花(《药材学》),冰郎花(《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侧金盏花的带根全草。4月间挖取带根全草,切段,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

阅读全文
泡桐果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27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泡桐果 出处: 河南医学院《医药科研资料》3:20~32,1972 实际拼音: Pào Tónɡ Guǒ 来源: 为玄参种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果实。 化学成分: 果实含桐酸、脂肪油、黄酮类、生物碱。 药理作用: ①止咳作用 小鼠服毛泡桐果煎剂或泡桐果乙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二氧化硫或氨水引咳法)。 ②祛痰作用 麻醉犬口服毛泡桐果煎剂,气管分泌量并不增加...

阅读全文
雄黄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7 | 16 阅读

《中国药典》:雄黄 实际拼音: Xiónɡ Huánɡ 英文名: REALGAR 别名: 明雄黄、黄金石、石黄 来源: 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采挖后,除去杂质。或由低品位矿石浮选生产的精矿粉。 性状: 本品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断面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的臭气,...

阅读全文
硝黄大蒜膏消散小儿肺炎后罗音
百病膏药 | admin | 2025-05-05 | 16 阅读

小儿肺炎经过治疗后,有部分患儿肺部的罗音经久不消,西医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对此中医专家推荐用硝黄大蒜膏贴敷有罗音的胸背部,可以使罗音快速消散。 验方:大黄(研末)、芒硝、大蒜各15~30克。将前2味和大蒜一起捣烂。 用法:可以听到罗音的胸背部置一块凡士林油纱布,再将捣烂之药放于油纱布上,纱布包裹,如皮肤未出现刺激反应,可连用1~3天。 小儿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分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阅读全文
黄花夹竹桃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30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夹竹桃 实际拼音: 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 别名: 酒杯花、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大飞酸子 来源: 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属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Pers.) K. Schum.,以叶及种子入药。果实成熟后,取出种子,晒干;叶随时可采。 性味: 辛、苦,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 强心,利尿,消肿。用于各种...

阅读全文
蟾蜍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蟾蜍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Chán Chú 别名: 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民间方药集》),癞巴子、癞蛤蟆(《吉林中药手册》),癞蛤蚆(《药材资料汇编》),蚧蛤蟆、蚧巴子(《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夏、秋...

阅读全文
茄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8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茄根 出处: 《开宝本草》 实际拼音: Qié Gēn 别名: 茄母(《摘元方》)。 来源: 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 干燥的茎多已切成小段,根为须状,通常弯曲错综,主根不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为木质部。茎圆柱形或扁压状圆柱形,有分枝,切断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