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缓脉" 的结果

找到 46 条相关结果

脉象之缓、洪、细、促、结、代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之势,多是病势进展之象,所谓大则病进(大而有力),也主正虚(大而无力)。 细脉(小脉) 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主虚...

阅读全文
通一子脉义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13 | 15 阅读

脉神(一)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矧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盖凡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无不皆有虚实,既能知表里寒热,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可以一贯矣。且治病之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实。欲察虚实,无逾脉息。虽脉有二十四名主病各异,然一脉能兼...

阅读全文
医家对太素脉的态度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5-26 | 14 阅读

由于太素脉是扛湖术士占卜之术,所以绝大多数医家对它采取不理采的态度,但又因为它对人的体质性格等都有所论述,在某些方面对诊法亦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另外太素脉亦是讲浮沉滑涩等等脉象的,对脉形的描述偶然亦有足资参证的,所以有的医家对太索脉法亦有所议论,甚至于在脉书中有所援引。 明代吴昆在他著的《脉语》中说:“医家以岐黄为祖,其所论脉,不过测病情决死生而已,未有所谓太素也。扁鹊、仓公之神,仲景叔和之圣,...

阅读全文
数脉之相兼脉介绍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22 | 14 阅读

《脉经》:“弦数为疟,弦数有寒饮,滑数心中结热盛,短而数心痛,心烦,紧而数,寒热俱发,必下乃愈。” 《千金方》:“弦数多热,弦数有寒饮,滑数心下结热盛。沉而数中水,紧而数,寒热俱发。” 《活人书》:“数在左寸,浮之得者,热在小肠,沉之得者,热于心,余皆仿此。” 《四言举要》:“浮数表热,沉数里热,弦数多热,骨蒸发热,脉数而虚。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萎之形,数而无力。肠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

阅读全文
诊脉要领之胃神根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31 | 13 阅读

诊脉时,诊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脉象,才能进一步辨别异常脉象。并且,在诊视疾病时,不仅要辨病因、病位、病机,而且还必须了解患者正气的盛衰进退,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健康人的正常脉象,以及患者脉中正气的反映,就是胃气、神气、根气。这种切脉首先要审察正气的方法,为历代医家所推祟,将其列为诊脉要领之首。如程钟龄日:“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面已。” 1、胃。中医学认为: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气旺盛,则脉道充...

阅读全文
王叔和在《脉经》中表现的革新创造及其影响
脉经 | admin | 2025-05-17 | 13 阅读

1、完成独取寸口法 今本《难经》虽然在“第一难”就提出独取寸口之法,但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并未解决。例如寸关尺的位置问题,《难经》之说,关还只不过是一个分界线,并无长度,对于寸尺亦只是寸主阳尺主阴,对划分脏腑却用浮沉法等等,仲景参用《难经》的脉法,但对关只称“关上”亦没有解决关脉长度问题,并且亦时时参用趺阳、步阴、阳明等脉特别是对杂证,趺阳脉使用的尤多。说明在王叔和以前独取寸口法虽然已经出现但没有...

阅读全文
四诊合参之 问诊切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12 | 13 阅读

问    诊 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特别要理解中医问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辨证,不同于西医学的完全辨病。如问寒热,要问清是恶寒发热及寒热的轻重主次,还是但寒不热,但热...

阅读全文
趺阳脉诊脉法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05 | 13 阅读

趺阳脉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胃为后天之本,诊趺阳脉以候脾胃之气,对于保胃气扶正祛邪有重要意义,故《伤寒杂病论》中,以趺阳脉诊断疾病亦较多应用。 1、浮脉趺阳脉浮多为胃虚。如“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馏,言胃气虚竭也”。此脉浮为胃气虚竭,阳虚里寒,有胃气结而上逆,发为气噎证。 2、数脉“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坠,小便即数”。数为有热,趺阳脉数,为胃中有热,故消谷...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脉经 | admin | 2025-06-10 | 12 阅读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手下)。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手下无,两傍有)。 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日:浮而大)。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数脉,去来促急。(一日:一息六七至。一日:数者进之名)。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一日: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日:浮紧为弦)。 紧脉,数...

阅读全文
中医四诊切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6-01 | 12 阅读

[FS:CONTENT_START]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脉诊 脉诊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