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豆粉" 的结果

找到 201 条相关结果

绿豆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 实际拼音: Lǜ Dòu 来源: 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 性味: 甘,寒。 归经: 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大剂量可用4两,煎服。 备注: (1)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汁候冷...

阅读全文
紫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国药典》:紫草 实际拼音: Zǐ Cǎo 英文名: 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 别名: 硬紫草、软紫草 来源: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

阅读全文
《水浒全传》话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7 | 21 阅读

近日,重读古典名著《水浒全传》。开卷有“怡”,开卷有“医”,开卷有益。此书既可以作为历史故事来欣赏,也能够管窥北宋时期我国医学发展之一斑,同时又体现出发展着的宋代医学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及其融入。 中医记述时有所见 《水浒全传》共120回,90余万言。本人作了粗略统计,有31回40余处涉及中医。其中,“引首”提及了宋仁宗时发生瘟疫,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剂局方,自出俸资...

阅读全文
杂方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6 | 20 阅读

法制芽茶(鲁府传) 清火化痰。消食止渴解酒。芽茶(一斤净冷水洗过烘干) 白檀香(为末半两) 白豆蔻(为末五钱) 片脑(一钱另研)上用甘草熬膏。与茶拌匀。将三味药末撒开晒干。不拘时嚼咽。任意下。法制枸杞子(鲁府传) 补诸虚。滋肾水。延年益寿。甘枸杞子(红者半斤) 白檀香(为末五钱) 白豆蔻(为末四钱) 片脑(一钱另研)上用甘草膏拌枸杞子。三味末为衣。任意取用。法制人参膏(鲁府传)补元气。生津液。轻身...

阅读全文
嗜酒丧身(饮食之)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4 | 19 阅读

注:本文为《寿世保元》的卷二“饮食”篇的后面部分夫酒者。祭天享地。顺世和人。行气和血。乃可陶情性。世人能饮者。固不可缺。凡遇天寒冒露。或入病家。则饮酒三五盏。壮精神。辟疫疠。饮者不过。量力而已。过则耗伤血气也古云。饮酒无量。不及乱。此言信矣。饮者未尝得于和气血。抑且有伤脾胃。伤于形。乱于性。颠倒是非。皆此物也。早酒伤胃。宿酒伤脾。为呕吐痰沫。醉后入房。以竭其精。令人死亦不知。虽知者亦迷而不戒。养活...

阅读全文
追疔夺命丹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赤水玄珠》卷二十九:追疔夺命丹 名称: 追疔夺命丹 处方: 羌活 独活 青皮 防风 黄连 赤芍 细辛 甘草节 蝉蜕 僵蚕 金线重楼 泽兰 金银花各等分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解毒消肿。治疔疮。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先将二贴,加泽兰、金银花各30克,生姜10片,同药捣烂,好酒碹之,热服。不善酒者,用酒、水各225毫升,生姜10片,煎至160毫升,热服,汗出为度。 有脓,加何首乌...

阅读全文
治疗霍乱的药茶方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一、霍乱磁片茶 配方:磁石碎片1撮,老茶叶1撮。 用法:将2味同入锅内炒熟,加清水煎汤取汁,日1剂,不拘时服。能益肾驱邪,截霍乱。 功效:用治于霍乱,腹痛汗出,或吐或泻等症。 二、干姜茶 配方:炮姜末,好茶末。 用法:各适量。 功效:治霍乱后烦躁不安。 三、绿豆茶 配方:绿豆粉、茶叶各等分,白糖适量。 用法:用沸水冲泡5分钟调匀即成。 功效:可治霍乱吐泻。...

阅读全文
解毒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8 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解毒丸 名称: 解毒丸 处方: 板蓝根120克(干者,净洗晒干)贯众30克(锉,去土)青黛(研)甘草(生)各30克 制法: 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以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精神恍惚,恶心者。 用法用量: 误中诸毒后,急取药15克,烂嚼,用新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炊饼为丸,尤妙。如常服,可三五丸。 《普济方》卷四○四...

阅读全文
吐泻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夫小儿吐泻。因六气未完。故六淫易侵。兼以调护失常。乳食不节。遂使脾胃虚弱。清浊相干。蕴作而然。大概有冷有热有食积三者之不同也。盖冷者脾胃虚寒。水谷不化。小便白而大便青。或如糟粕。手足厥冷。或吐或泻。宜助胃膏主之。如上之症。或兼有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乍凉乍热。作吐泻者。宜藿香正气散主之。热者脾胃有湿。大便黄而小便赤口干烦渴。四肢温暖。或吐或泻。宜甘露散主之。如上之候。有兼中暑受热作吐泻者。宜茹...

阅读全文
小儿门(附∶小儿病机)•痘证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5 | 16 阅读

痘证不过气血毒,毒乃胎家淫火食秽,停蓄脏腑,生后啼声一发,悉归命门。遇岁火运,时行传染∶或冬暖遇春夏而发;或因伤寒热病失汗,下而变成∶或因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发;或因跌仆惊恐蓄血而发,发则命门火动,煎熬左肾,夹脊逆流自头额而下克丙火,不聚于面,令散四肢,所禀气血实则胜毒,为顺;气血虚则毒胜,为逆;气血与毒相等则险。凡言顺者,不必药治;逆者,治之无效;险者,必用药救。首尾一十二日间。除初热三日不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