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经络图"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足少阳胆经络图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25 | 37 阅读

...

阅读全文
足厥阴肝经络图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25 | 35 阅读

...

阅读全文
足太阴脾经络图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06 | 26 阅读

...

阅读全文
足阳明胃经络图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

阅读全文
手阳明大肠经络图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13 | 22 阅读

...

阅读全文
经络穴位图的传承印迹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9 阅读

《环中图》中的十二经脉图(之一),引自《中国针灸史图鉴》 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中的经脉图(之一),引自《十四经发挥》 临床经典读本版。 针灸学中的经络循行、腧穴定位和人体的体表形态、内脏定位等密切相关。准确表示出腧穴体表定位、腧穴与经络关系、经络循行规律,实现经络、腧穴内涵的可视化,十分关键。对此,古代医家发明了各种针灸图谱,以便增强直观印象,加强针灸教学培训和临床操作的准确性。针灸图...

阅读全文
足太阳膀胱经络图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

阅读全文
针灸文化--宋金元时期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05 | 19 阅读

宋代针灸文献特点主要体现在腧穴文献方面。首先于宋初太平年间,在系统整理前代针灸腧穴文献的基础上,编成《针经》、《明堂》各一卷,载于大型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中。之后,于天圣年间,王惟一又奉敕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具,宋代的针灸学朝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腧穴的国家标准,统一了腧穴归经、定位,规范了腧穴主治病症,成为当时针灸教育和临床的依据;绘制了最典...

阅读全文
足少阴肾经络图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04 | 18 阅读

...

阅读全文
“十”字打头的医书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十”字打头的医书,大多和“十二经”或“十四经”有关。如《十二经脉络》、《十二经脉歌》、《十二经络图典义》、《十四经发挥》、《十四经络三百五十四穴道歌括》、《十四经考》等。其中最为著名者,当属《十四经发挥》。《十四经发挥》三卷,附图十六幅,元·滑寿(字伯仁,号樱宁生)著,该书对十二经及任督二脉的循行详加考订,训其字义,疏其本旨,考其名义,对后世针灸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方书中,有《十便良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