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经渠" 的结果

找到 91 条相关结果

子午流注取穴法
子午流注针 | admin | 2025-06-04 | 25 阅读

子午流注取穴法主要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和“纳络法”三种。 纳甲法 纳甲法是根据日天干开穴,天干起于甲,故称纳甲法。其原则如《针灸大成》云:“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这个原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时辰开穴,二要循经开穴。 (一)按时推算 根据时干支的顺序推算取穴,它的规律是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这个规律是指开井穴而言的。与此同时:天干属阳主进,故天干由甲→...

阅读全文
咽喉肿痛的药物贴敷疗法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17 | 18 阅读

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咽喉肿痛见于西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咽喉肿痛药物贴敷疗法一 贴敷部位:天突穴。 药物组成:伤湿止痛膏1帖。 制备方法:直接使用。 操作规程:先用温水洗净颈前皮肤,然后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天突穴。 操作间隔:如局部有刺痒感、皮肤发红,可停用半日。如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

阅读全文
周身经穴赋(医经小学) 卷二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手太阴兮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穴。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侠白共天府为邻,云门与中府相接①。 手阳明兮,大肠之经。循商阳兮,二三而行②。历合谷、阳溪之溪,过偏历、温溜之滨。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髎、五里之程。臑髃③上于巨骨,天鼎纡乎扶突。禾唇连,迎香鼻迫④。 ①左右共二十二穴。②二间、三间也。③即臂臑、肩髃二穴。④左右共四十穴。 胃乃足之阳明,厉兑趋乎内庭。过陷谷、冲阳之分,见解溪、丰隆...

阅读全文
按摩肺经 补足肺气不咳嗽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影视作品中,一些年轻人装老年人,除了皱纹和胡子外,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一路走来一路咳,甚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所以,咳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衰弱之病态下的一种表象。不仅如此,有时候,咳嗽还让你和别人的倾心交流被强制打断。干咳尚且如此,如果咳一声一口痰就更是魅力尽失了。咳嗽的原因很多,如肾虚了会咳嗽,那就要补阳虚;肝火旺了会咳嗽,那就去火;脾虚湿气重了还是会咳嗽,那要健脾去湿,着凉了风寒感冒还是会咳嗽...

阅读全文
任脉(八脉图并治症穴之)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任脉考穴:列缺二穴,肺经。手腕内侧一寸五分,手交叉盐指尽处骨间是。针八分,主心腹胁肋五脏病,与照海主客相应。治病:〔西江月〕痔疟便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凡治后症,必先取列缺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鼻流涕臭,名曰鼻渊:曲差上星百会风门迎香。鼻生息肉,闭塞不通:印堂迎香上星风门。伤风面赤,发热头痛:通里曲池绝...

阅读全文
经穴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19 | 17 阅读

【经穴】指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经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的经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经。」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较大的河水迅速流行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其名称是:肺--经渠大肠--阳溪心包--间使三焦--支沟心--灵道小肠--阳谷脾--商丘胃--解溪肝-...

阅读全文
舍岩针法疗皮痹气奔痛1例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16 阅读

龚某,女,56岁。2019年6月1日初诊。1997年秋季在户外劳动时,无明显原因突发左侧膝部疼痛,不能站立,在膝关节上方梁丘穴与血海穴之间可看见一条索状肿物,如气肿,质软。患者疑与当年夏季户外劳动时吹电风扇受风有关。当时在诊所注射镇痛药、消炎药等治疗,疼痛缓解,气肿慢慢移动到腹股沟一带,后慢慢消失。此后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性游走性皮下胀痛,局部不红不肿,胀痛部位有出气泡似的跳感,疼痛持续十数秒至2...

阅读全文
井荥俞原经合歌(医经小学)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6-04 | 15 阅读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

阅读全文
针灸•附∶杂病穴法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2 | 15 阅读

针家以起风废瘫痪为主,虽伤寒内伤,亦皆视为杂病。《灵枢》杂证论某病取某经,而不言穴者,正欲人随经取用。大概上部病,多取手阳明经,中部足太阴,下部足厥阴,前膺足阳明,后背足太阳。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杂病随证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十二原穴与八会穴,皆经络气血交会之处。别即阳别,乃阳交穴也。前论颇详。脏腑俞募当谨始:五脏六腑之俞,...

阅读全文
针灸•子午八法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5 | 14 阅读

针法多端,今以《素》、《难》为主。子者,阳也;午者,阴也。不曰阴阳,而曰子午者,正以见人身任督,与天地子午相为流通,故地理南针不离子午,乃阴阳自然之妙用孔。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言子午八法者,子午流注兼奇经八法也。神针大要有四∶曰穴法 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故谓之奇经。曰开阖 燕避戊己,蝠伏庚申,物性且然,况人身一小天地乎?故缓病必俟开阖,犹瘟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