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经刺" 的结果

找到 37 条相关结果

缪刺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三篇
黄帝内经·素问 | admin | 2025-06-06 | 19 阅读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

阅读全文
食道癌患者的食疗方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6-03 | 19 阅读

食道癌是发生在食道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早期由于病变表浅可以无症状,或偶尔出现神经刺激症状,常为一过性。随病变进展症状出现的频率增加,其表现为吞咽哽噎感、吞咽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异物感、上腹部疼痛、咽喉部紧缩感。初期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饮食治疗原则 由于食道癌治疗前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

阅读全文
蛇婆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蛇婆 出处: 《本草拾遗》 实际拼音: Shé Pó 来源: 为海蛇科动物半环扁尾蛇的全体。 原形态: 半环扁尾蛇,又名:海蛇。 全长63~150厘米。头部短,尾侧扁,躯干略呈圆筒形。吻鳞分上下2片;上唇鳞7片,其中第3、4鳞入眼;下唇鳞7片;前额鳞3片;额鳞大于颅顶鳞;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颞鳞2+3:咽头鳞1对。无颊鳞。体鳞:23行,鳞面光滑,排列为覆瓦状。腹...

阅读全文
禁服—《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八篇
黄帝内经·灵枢 | admin | 2025-06-11 | 16 阅读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约之奈何?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也...

阅读全文
刺梨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刺梨 出处: 《纲目拾遗》 实际拼音: Cì Lí 别名: 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 原形态: 刺梨,又名:送春归(《宦游笔记》),缫丝花。 落叶灌木,高约1米。多分枝,遍体具短刺,刺成对生于叶之基部。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着生于两刺之间;叶柄长1.5~2.5厘米,具条纹;...

阅读全文
刺五加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4 | 15 阅读

《中国药典》:刺五加 英文名: 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

阅读全文
量缪刺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6-05 | 14 阅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八第六十三《缪刺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三。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缪刺,未得意也,何谓缪刺?岐伯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更盛,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此阴阳二邪俱盛,从于皮毛,至于五脏,故以五脏为次也。平按:《甲乙》无“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九...

阅读全文
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5 | 14 阅读

管正斋 管氏针灸五代相传。管氏针灸第三代传人管正斋,主任医师,教授,云南省名中医,著名针灸学家。正斋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北京大学毕业,官费留学日本。回国后,30年代曾为“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建人之一。建国后,先后担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云南省“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云南省中医研究班教师。受聘于云南中医学院,担任《内经》、《针灸学》教学。对经络辨证,针刺手法,舌针,耳针,过梁针,子午流注,灵龟八...

阅读全文
针灸直指·刺法论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18 | 14 阅读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 歧伯曰:『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已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①。邪干厥阴大气,身温犹可刺之②,刺足少阳之所过③。咒曰:「太上元君,郁郁青龙,常居其左,制之三魂。」诵三遍,次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诵三遍,次想青龙于穴下,刺之可徐徐出针,亲令人按气于口中,腹中鸣者可...

阅读全文
大经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大经】指大的经脉(《素问.调经论》:「无中其大经。」)指本经的经脉(《灵枢.官针篇》:「三日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