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盐" 的结果

找到 12 条相关结果

藏医是如何进行药物分类的?
藏医 | admin | 2025-05-12 | 14 阅读

(1)甘味药物类 如甘草、葡萄、红花、滑石、腊肠果、玉竹、黄精、川芎、白糖、蔗糖、蜂蜜、肉类、酥油等,凡药物之味与这些味相同者,都属于甘味药。 (2)酸味药物类 如石榴、沙棘果、木瓜、余甘子、柏子、五味子、乳酪、酪浆、酒曲,以及具有酸味的其他药物。 (3)咸味药物类 如光明盐、硇砂、角盐、黑盐、藏红盐、白秋石、火硝、哇擦、皮硝、灰盐、松盐、芒硝、土碱等。凡药物之味与这些药味相同者,都属于咸味药物...

阅读全文
锁阳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5 | 13 阅读

《中国药典》:锁阳 实际拼音: Suǒ Yánɡ 英文名: HERBA CYNOMORII 别名: 锈铁锤、地毛球、锁燕 来源: 本品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干燥肉质茎。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5~15cm,直径1.5~5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明显纵沟及不规则凹陷,有的残...

阅读全文
橄榄:皮核苦且涩 历口复弃遗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2 阅读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 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 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 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 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 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这首诗是宋代王禹偁的《橄榄》,通过描写“谏果”橄榄背后的故事,表达自己积极入世的政治抱负。 魏征以橄榄委婉谏言 唐代贞观年间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此时政权稳固,皇帝慢慢地失去了战事时期廉...

阅读全文
藏医药之汤剂
藏医 | admin | 2025-05-07 | 12 阅读

汤剂是散剂之一种,前面已经讲过散剂分内服散,外用散,内服散分煮散或冲散,即汤与药粉一起服下,汤散则是粗粒,煮后去渣,只服药汤。汤散有单味汤与复方汤。如: 1.诃子独味汤,主治胃“赤巴”病。余甘子独味汤,主治血病,除恶血。毛诃子独味汤,主治黑色“黄水”病。唾夏嘎独味汤,主治血病。芫荽独味汤,主治紫癜口渴症。藏红盐独味汤,主治反胃,腹痛症。光明盐独味汤,主治初期不消化症。硇砂独味汤,主治尿闭症。石灰...

阅读全文
紫硇砂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24 | 11 阅读

紫硇砂又名碱硇砂、脑砂、红盐。载《中药志》。系紫色食盐晶体Halite violaceous。主含氯化钠。全年可采,挖出后除去杂质。 【炮制方法】1.紫硇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砸成小块。 2.醋制紫硇砂:取净紫硇砂块,置沸水中溶化,过滤,倒入搪瓷盆中,加入适量醋,将盆放在水锅内,隔水加热蒸发,当液面出现结晶时即捞起,直至无结晶析出为止,干燥;或将上法滤过获得的清液置锅中,加入适量醋,加热蒸发至...

阅读全文
连翘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11 阅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连翘丸 名称: 连翘丸 处方: 连翘(洗)陈皮各7.5千克 青皮(洗)蓬莪茂(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好墨(煅)各5千克 槟榔2.5千克 牵牛子(碾,取末)7千克 三棱(炮)7.8千克 肉豆蔻750克 制法: 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理气和中,消散积滞。治脾胃不和,气滞积聚,心腹胀满,干呕醋心,饮食不下,胸膈噎塞,胁肋疼痛;酒积面黄...

阅读全文
大青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0 | 1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青盐 实际拼音: Dà Qīnɡ Yán 别名: 青盐、石盐、戎盐 来源: 为一种结晶性石盐。全年可采,自盐湖中取出,晒干。 原形态: 呈方块形和不规则的多棱形,直径约0.5~2厘米。青白色至暗白色或略带黄色,半透明,多数颗粒有一至数个小孔洞。质硬,可溶于水。微臭,味咸。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凉血,明目。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外治目赤肿...

阅读全文
紫硇砂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5 | 10 阅读

《中华本草》:紫硇砂 实际拼音: Zǐ Náo Shā 别名: 碱硇砂、藏脑、脑砂、红盐、红硇砂、藏硇砂、咸硇砂、藏红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卤化物类矿物紫色石盐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lite Violaceous 原形态: 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多为致密块状集合体。有棱角或凹凸不平。暗紫色或紫红色。解理面显油脂光泽。硬度2-2.5,性脆,断口贝壳状。相对密度2.73,具...

阅读全文
盐肤子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9 | 9 阅读

《中华本草》:盐肤子 实际拼音: Yán Fū Zǐ 别名: 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 来源: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chinensis Mill.[Schinus indicus Burm.;Rhus semialata Murr.;R.javanica Thunb...

阅读全文
盐麸子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8 | 9 阅读

《中药大辞典》:盐麸子 出处: 《开宝本草》 实际拼音: Yán Fū Zǐ 别名: 叛奴盐(《开宝本草》),盐肤子、盐梅子、盐梂子(《纲目》),木附子(《现代实用中药》),假五味子、油盐果(《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原形态: 盐肤木(《正字通》),又名:糒木(《山海经》),酸柿、酢桶(《本草拾遗》),盐麸树(《开宝本草》),肤木(《木草图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