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紫葳" 的结果

找到 116 条相关结果

梓叶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80 阅读

《中药大辞典》:梓叶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Zǐ Yè 来源: 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 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 药理作用: 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抑制作用。采集后6个月的水提取液较新鲜叶的作用更强,丙酮提取液作用又强于用其他溶媒的提取液。但无抗真菌作用。 功能主治: ①陶弘景:"...

阅读全文
楸木果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34 阅读

《中华本草》:楸木果实际拼音: Qiū Mù Guǒ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bungei C、A、Mey.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去果柄;拣;晒干原形态: 楸 小乔木,高8-12cm。树干耸直,枝直向上。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5cm,宽达8cm,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阔楔形,有时基部具有1-2牙齿,叶面浓...

阅读全文
保产黑神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0 阅读

《叶氏女科》卷四:保产黑神丹 名称: 保产黑神丹 处方: 陈墨1锭(须觅顶上选烟历百十年胶性全脱者,候天雨时用新净瓷器当空接取,是为无根水,洗净砚,男子手磨成浓汁,倾入净细大瓷盘中,晒燥刮下,研细待用。每料约用净墨粉4钱。墨汁易坏,用水勿太多,遇久雨及夏令更宜斟酌,霉雨、异雨无用),百草霜2钱(得陈者佳,须取近山沿海人家烧各种野草者,取烟时,先扫净火门上积烟,逐日扫下,筛净研细待用。烧牛粪...

阅读全文
泡桐木皮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3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泡桐木皮 出处: 《陕西中草药》 实际拼音: Pào Tónɡ Mù Pí 来源: 为紫葳科植物灰楸的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枝皮,晒干。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粗糙,灰褐色至灰白色,有纵纹及裂隙,并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幼枝灰褐色,有星状毛。叶对生,卵形,长7~12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略为心形,在幼树上常为3裂,上面稍有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总...

阅读全文
红花当归饮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3 | 18 阅读

《女科万金方》:红花当归饮 名称: 红花当归饮 别名: 红花当归散、凌霄花散、红花归尾散、调经活血汤 处方: 红花、当归、赤芍、牛膝、紫葳、官桂、甘草、白芷、苏木、寄奴。 功能主治: 逐瘀血,通经。主妇人血脏虚竭,或积瘀血,经候不行;或断续不定,时作腹痛,腰胯疼重,攻刺小腹紧硬,及室女月经不通。 用法用量: 红花当归散(《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凌霄花散(《玉机微义》卷四...

阅读全文
凌霄花的鉴别方法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07 | 18 阅读

凌霄花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紫葳。具有凉血去瘀、祛风行血的功能。用经闭癥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等病症。 来源 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Lisel.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a(L.)Seem的花朵。凌霄属落叶木质藤本,高达10m,攀附他物上升,有少数气生根。茎黄褐色,具棱状网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柄长短不等...

阅读全文
当归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散 名称: 当归散 处方: 红蓝花、鬼箭(去中心木)、当归(去苗.炒),各一两。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胀(一本作坚痛)。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温服。 《圣惠》卷九十三:当归散 名称: 当归散 处方: 当归1两(锉,微炒...

阅读全文
木部
雷公炮制药性解 | admin | 2025-06-06 | 16 阅读

 白茯苓 味淡微甘,性平无毒,入肺脾小肠三经。主补脾气,利小便,止烦渴,定惊悸,久服延年。去皮心研细,入水中搅之浮者,是其筋也,宜去之,误服损目。赤者专主利水。抱根而生者名茯神,主补心安神,除惊悸,治健忘。马兰为使,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醋及酸物。按∶茯苓色白,是西方肺金之象也。味淡,是太阳渗利之品也。微甘,是中央脾土之味也,故均入之。夫脾最恶湿,而小便利则湿自除,所以补脾既能...

阅读全文
草部(三)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24 | 16 阅读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2、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

阅读全文
木蝴蝶树皮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木蝴蝶树皮 出处: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实际拼音: Mù Hú Dié Shù Pí 别名: 土黄柏(《南宁市药物志》),土大黄(《广西中药志》),千张纸树皮(《岭南草药志》)。 来源: 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树皮,秋、冬采取。 性味: 《广西中草药》:"微苦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膀胱炎,咽喉肿痛,湿疹,痈疮溃烂。 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