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紫参" 的结果

找到 124 条相关结果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二十六篇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5-16 | 21 阅读

师曰: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所以然者,邪气上逆,必干于肺,肺为气动,发声为咳,欲知其源,必察脉息,为子条记,传与后贤。肺咳,脉短而涩。假令浮而涩,知受风邪;紧短而涩,知受寒邪;数短而涩,知受热邪;急短而涩,知受燥邪;濡短而涩,知受湿邪。此肺咳之因也。其状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脉大而散。假令浮大而散,知受风邪,紧大而散,知受寒邪;数大而散,知受热邪;急大而...

阅读全文
决明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30 | 20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O六:决明丸 名称: 决明丸 处方: 石决明15克 车前子 黄连(去须)各60克 制法: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目暴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后米饮下,日二服。 《圣济总录》卷一○六:决明丸 名称: 决明丸 处方: 石决明2两,车前子2两,黄连(去须)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阅读全文
淋洗如圣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杏苑》卷八:淋洗如圣散 名称: 淋洗如圣散 处方: 顽荆子1两,苦参1两,玄参1两,紫参1两,厚朴1两,荆芥1两,沙参1两,陈皮1两,麻黄1两,蔓荆子2两,防风2两,白芷2两,威灵仙2两,桃枝1把,柳枝1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大风疾。 用法用量: 以水5升,药末5钱,煎数沸,临卧热洗之。 ...

阅读全文
沙参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6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参 实际拼音: Shā Shēn 别名: 南沙参、泡参、泡沙参 来源: 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杏叶沙参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

阅读全文
胡麻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3 | 17 阅读

《外科正宗》卷四:胡麻丸 名称: 胡麻丸 处方: 大胡麻120克 防风 威灵仙 石菖蒲 苦参各60克 白附子 独活各30克 甘草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用酒跌成丸子。 功能主治: 治癜风初起,皮肤作痒,后发癜风,渐至开大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形瘦者4.5克,食后、临卧白滚汤送下。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动风发物、海腥、煎炒,鸡、鹅、羊肉、火酒,愈后戒百日。 ...

阅读全文
痢疾论(《医门法律·痢疾门》[论一首 法十一条 律三条]之) ...
医门法律 | admin | 2025-06-08 | 16 阅读

喻昌曰∶痢疾一证,难言之矣。在《灵》、《素》谓之肠澼[pì],亦曰滞下;《金匮》以呕吐哕下利,列为一门。盖以三者,皆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所生之病也。至其所论下利,则皆《伤寒论》中厥阴经之本证,与二阳明呕吐哕同列之义,殊不相合。观其论中,厥与利每每并言,始先即云∶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下利不禁,是则厥而且利,为虚寒之极。所以反能食者则死,反发热者不死。若痢证则能食者不死,发热者多死。...

阅读全文
拳参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7 | 16 阅读

《中国药典》:拳参 实际拼音: Quán Shēn 英文名: RHIZOMA BISTORTAE 别名: 紫参、草河车、刀剪药、铜罗、虾参、地虾、山虾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orta L.的干燥根茎。春初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去须根。 性状: 本品呈扁长条形或扁圆柱形而弯曲,两端略尖,或一端渐细,有的对卷弯曲,长6~...

阅读全文
土家医代表方剂
土医 | admin | 2025-06-03 | 15 阅读

闭毛眼汤 组成:生姜30g,芜荽菜20g,干辣椒3g,盐适量。 用法:上药切细,加水一小碗煮沸,将汤药一次服下,盖上被子,微汗出为宜。一般用一次可愈,如症状未除,可再服用一次。 禁忌:忌生冷、油腻、禽蛋。 功效:赶寒气,通皮窍。 主治:闭毛眼症,怕冷发热尤汗,纳差,心慌胸闷,疲乏无力。 解析:由于激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而致汗出未止,及洗冷水澡,使汗窍关闭,出现怕冷、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汗窍闭塞,肺...

阅读全文
草部(一)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1、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2、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3、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

阅读全文
泽漆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1 | 15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泽漆 实际拼音: Zé Qī 别名: 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五点草 来源: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 性味: 辛、苦,微寒;有毒。 归经: 归肺、小肠、大肠经。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