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箕门" 的结果

找到 31 条相关结果

捏脊疗法常用胸腹部穴位
小儿捏脊 | admin | 2025-06-05 | 18 阅读

(1)天突 【部位】在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取患儿坐位;一手扶患儿头侧,另手中指端按或揉,称为按天突或揉天突。一般操作10-30次。 【功效】降逆平喘、理气化痰、止呕。 【主治】痰壅气急、咳喘胸闷、恶心呕吐等证。 【临床应用】由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致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腹中、揉中脘、运内八卦等合用。若用中指端微屈向下、向里按,动作宜快,可使之吐。 (2)膻中 【部位】在胸骨中线上,平...

阅读全文
急脉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急脉 Jímài《素问·气府论》 急脉-体表图(点击放大) 【定位】在耻骨联合下旁开2.5寸,当气冲穴外下方的腹股沟处。 【解剖】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主治】疝气,阴挺,少腹痛,股内侧痛。 【操作】直刺0.5~0.8寸。 【配伍】配大敦治疝气、阴挺、阴茎痛、阳痿;配阴包、箕门、曲泉、足五里治下肢痿瘫、小儿麻痹。...

阅读全文
周身经穴赋(医经小学) 卷二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手太阴兮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穴。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侠白共天府为邻,云门与中府相接①。 手阳明兮,大肠之经。循商阳兮,二三而行②。历合谷、阳溪之溪,过偏历、温溜之滨。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髎、五里之程。臑髃③上于巨骨,天鼎纡乎扶突。禾唇连,迎香鼻迫④。 ①左右共二十二穴。②二间、三间也。③即臂臑、肩髃二穴。④左右共四十穴。 胃乃足之阳明,厉兑趋乎内庭。过陷谷、冲阳之分,见解溪、丰隆...

阅读全文
三部九侯
诊断 | admin | 2025-05-08 | 15 阅读

【三部九侯】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它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侯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侯心;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

阅读全文
电针疗法
针刺 | admin | 2025-05-20 | 14 阅读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电针器的选择 电针器的种类较多,目前较常见的有蜂鸣式电针器、电子管电针器、半导体电针器等数种。它采用振荡发生器,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低频脉冲电流,既可做电针,又可用...

阅读全文
经络•经穴起止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界为十二,实出一脉。医而不知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手太阴肺经,左右二十二穴。每旦寅时从中府起,循臂下行,至少商穴止。中府 在乳上三肋间,去云门下一寸陷中。针入三分,不宜灸。主喉痹,胸满塞痛,面肿,呕吐,咳唾浊涕,肩背痛,腹胀,食饮不下。云门 巨骨下,气户旁二寸陷中。...

阅读全文
十二经脉·足厥阴肝经(共14穴之后6穴)
针刺 | admin | 2025-05-20 | 13 阅读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十二经脉·足厥阴肝经(共14穴之后6穴)(9) 阴包 Yīnbāo[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解剖] 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主治] 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配伍] 配交信治月经不调;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

阅读全文
《内经知要》经络
内经知要 | admin | 2025-05-20 | 13 阅读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故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当胃之中脘也。十二经者,营也,故曰营行脉中。首言肺者,肺朝百脉也,循序相传,尽于肝经,终而复始,又传于肺,是为一周】,下络大肠【肺与大肠为表里,故络大肠。凡十二经相通,各有表里,在本经者曰属,他经者曰络】,还循胃口【还,复也。循,绕也。下络大肠,还上循胃口】,上膈属肺【身中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

阅读全文
针灸•禁针穴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3 | 13 阅读

脑户囟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囟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称;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手鱼腹陷阴股内,膝膑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阅读全文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5-22 | 12 阅读

平按:此篇自“形气相得者生”以上残缺,袁刻据《素问·三部九候论》自“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至“胸中多气者死”补入。检《素问》原文,自“上部天”至“下部人,足太阴也”一段,详本书篇末,乃宋臣林亿等所移,玩《素问》新校正自明。此篇若据《素问》篇首补入,则“上部天”至“下部人,足太阴也”一段,未免重复。兹据《素问》及《甲乙经》“帝曰:决死生奈何”以下补入,证以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名此篇为决死生”,于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