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竹鸡" 的结果

找到 13 条相关结果

吃对生姜 才能赛过参汤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8 阅读

每天早上吃几片醋泡姜,是年近百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保持了多年的习惯。养生之道,贵在后天,五谷养生,药食同用,这是《本草中国》第二季里关于生姜的剧情。一说到吃,大家的反响就不由得热烈起来。 吃对就是补 中医用药讲究对症,吃东西也讲究四气五味,并不是说一个东西好,就人人都适合、都去吃。甚至一样东西,即便是选对了,吃它的时间和方法也有讲究,这才是老祖宗的本意。 再回过来看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养生习惯,...

阅读全文
历代医学姓氏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按《医林史传》、《外传》及《原医图赞》而类编之,俾后学知所观感云。三代以前,圣君贤相,创为医药,以济死生者也。伏羲氏 有《天元玉册》,乃鬼臾区十世祖口诵而传之,《素问》中重载其语。神农氏 有《本草》传世。黄帝氏 与下九人更相回答,作《灵枢》、《素问》内外一十八卷。素者,本也,五行之本也;问者,黄帝问也。赞于《易》,载于《史》,序于《大学》,古之圣人也。后世辄言黄老之学,不知黄乃黄石公也。僦贷季 三...

阅读全文
医学入门·目录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4 | 13 阅读

卷首集例先天图说天地人物气候相应说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释方历代医学姓氏三代以前,圣君贤相,创为医药,以济死生者也。秦汉以后,有通经博史,修身慎行,闻人巨儒,兼通乎医。医极其明者也。以医为业,世代相承者也。乃明医、世医中之有德者。原道统说(纂《绀珠经》)阴骘保养运气内集·卷一 \ 经络经穴起止十五络脉奇经八脉奇经主病内集·卷一 \ 脏腑脏腑总论脏腑条分内集·卷一 \ 观形察色问证观形察色听声审音问证附...

阅读全文
竹鸡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2 | 11 阅读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杀虫解毒。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1只,煮食;或炙食。 注意 《食物考》:烹宜用姜。竹鸡有毒,宜生姜解之。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治野鸡病,杀虫,煮炙食之。 2.《医林纂要》:补中。 摘录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徐文伯生姜治喉疾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8 | 10 阅读

徐文伯自幼师从其父,医术甚精,被宋明帝称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医”。宋文帝登基6年(公元470年),明帝喉中长了个疮,疼痛不已,脓血不止,后来连水都咽不下去了。朝臣经过商议,决定请徐文伯来医治。徐文伯望闻问切后,告诉宋明帝:“您每天吃3次生姜,每次吃5两(16两为1斤)。”使臣忙用清水洗净生姜用刀切成小片,明帝强咽生姜,生姜又辣又硬,搞得明帝嗓子眼钻心地痛,泪流不止。明帝说:“徐文伯,你是想置朕于...

阅读全文
草部(二)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14 | 10 阅读

 淹闾 「释名」覆闾。「气味」(子)苦、微寒、无毒。「主治」1、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2、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3、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艾 「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序,加水一斗,...

阅读全文
鸭跖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2 | 10 阅读

《中国药典》:鸭跖草 实际拼音: Yā Zhí Cǎo 英文名: HERBA COMMELINAE 别名: 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 来源: 本品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晒干。 性状: 本品长可达60cm,黄绿色或黄白色,较光滑。茎有纵棱,直径约...

阅读全文
玉竹的养阴生津功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1 | 8 阅读

玉竹,又名葳蕤。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入药。味甘性平。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作用。中医认为,玉竹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夏天入膳,不失为很好的选择。《神农本草经》载其“主诸不足。久服去面黑斑,好颜色,轻身不老”。《本草正义》载其“凡热邪燔灼,火盛生风,肺胃燥热,津液枯涸,口渴咽干,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本草拾遗》则曰:“主聪明,调气血,令人强壮。”《...

阅读全文
治食中诸毒方第六十九
肘后备急方 | admin | 2025-05-18 | 8 阅读

蜀椒闭口者有毒,戟人咽,气便欲绝,又令人吐白沫。多饮桂汁若冷水一二升,及多食大蒜,即便愈。慎不可饮热,杀人,比见在中椒毒,含蒜及荠?,瘥。钩吻叶与芥相似,误食之杀人方。荠?八两,水六升,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五服,又云此非钩吻。食诸菜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方。取鸡屎烧末,服方寸匕。不解更服,又煮葛根饮汁。莨菪毒,煮甘草汁,捣蓝汁饮,并良。苦瓠毒,煮黍穣令浓,饮汁数升,佳。食马肝中毒。取母鼠屎二七枚...

阅读全文
竹鸡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1 | 8 阅读

《中药大辞典》:竹鸡 出处: 汪颖《食物本草》 实际拼音: Zhú Jī 别名: 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纲目》),竹鹧鸪(《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来源: 为难科动物竹鸡的肉。 原形态: 体长约29厘米。嘴短,褐色。虹膜淡褐色。头、颈侧、颏、喉等均栗红色。上体大都黄橄榄褐色;各羽或显或微地缀以黑褐色虫蠹状斑,头顶杂以少数棕点;额与上背沾灰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