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石" 的结果

找到 104 条相关结果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2 | 21 阅读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是主要活动于浙江一带,及籍贯为浙江学者的传统药物学学术派别。为浙派中医的一大分支。 浙江本草八千年 浙派中医本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千年,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绳纹小陶釜,此陶釜被考古界人士确定是煎药罐,成为浙江中医使用药材及煎药的有力物证。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为桐君,桐君是黄帝时期人,是中国古代早期的药学家。结庐炼丹于桐庐市桐君山,后世尊其为“中药鼻祖”...

阅读全文
诗词礼赞古代川蜀文人的中医情缘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07 | 20 阅读

四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文人荟萃之地。元代诗人张翥赞曰:“天地有大文,吾蜀擅宗匠。”现代文人郭沫若云:“文宗自古出西蜀。”在中国历代文化长廊中,四川可谓群星璀璨,如汉代的杨雄、司马相如,唐代的李白、陈子昂,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明代的杨升庵等。又“天下文人皆入蜀”,陆贽、杜甫、白居易、陆游、黄庭坚等名人都曾入川。四川人文荟萃,儒医兴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篇章。现以诗词礼赞古代川蜀文人的中医情缘...

阅读全文
补髓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全生指迷方》卷二:补髓丸 名称: 补髓丸 处方: 生干地黄(晒干)3两,干漆半两(碎,炒令烟尽)。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骨蒸。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临卧饮送下。 《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三:补髓丸 名称: 补髓丸 处方: 人参2两,地黄4两,鹿茸1两5钱(酥炙),当归4两,枸杞子3两,柏子2两,茯神2两,白术2两,麦门冬1两5...

阅读全文
咳喘止血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陈国藩方:咳喘止血汤 名称: 咳喘止血汤 处方: 生地25克,功劳叶25克,仙鹤草25克,百部草25克,白芨15克,百合50克,天冬25克,沙参20克,煅花蕊石20克,秋石10克,三七粉7.5克(分3次冲服)。 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宁络。主阴虚肺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

阅读全文
还元丹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18 阅读

《圣惠》卷九十五:还元丹 名称: 还元丹 处方: 砒霜5两,消石半两,白矾5两,硫黄2两。 制法: 上药各为细末,先固济瓷瓶子一所,候泥干,掘地坑子深一尺,内入灰,坐瓶子在其间,先下硫黄平摊,次安消石、砒霜、白矾,别取罗了石灰,填满瓶子令实,以物盖瓶口,便聚炭约20斤,上安熟火3-5两,渐渐烧令通赤,住火自消,候冷取出,以绢裹悬在井中一宿,出火毒,细研,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粟米大。 ...

阅读全文
名实相异的中药名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17 阅读

谓子不是子:瓦楞子,实为泥蚶、魁蚶的贝壳;没食子,实为没食子蜂寄生在没食子树上的虫瘿;天癸子,实是毛莨科植物天癸的块根;而黄药子、白药子也均为植物块根。以上这些“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子类药材。 谓草不是草:冬虫夏草,实为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等幼虫上的实体及幼虫尸体;凤眼草,实为臭椿的果实;而灯心草、通草则是以该植物的茎髓入药。 谓砂不是砂:蚕砂、夜明砂、望月砂分别是夏蚕(不是春蚕)、蝙蝠、野...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陈药”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这首《好时光》为唐明皇李隆基所作,通过对新婚夫妻的描写,劝人珍惜宝贵时光,莫将青春虚度,词牌《好时光》由“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句而来。有人早慧,少年成名,如甘罗十二拜秦相,江东赤壁有周郎;有人晚达,厚积薄发,到老年方能一展身手,如百里七十见秦穆,姜尚八十岁遇文王。药材一如人生,有...

阅读全文
矿物药历史渊源与当代应用趣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在很多人印象中,中药就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这样的植物药以及燕窝、虎骨、鹿茸等动物药,但是对于许多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矿物药却记忆飘渺。 根据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家尚志钧教授的有关统计,从先秦时代的《本草经》至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矿物总共417种,可药用的200种左右,但现代仍在临床上常用的已寥寥无几。于是,古老的矿物药就成了泽野的遗珠了。 矿物药在古代人的眼中是可谓“毁誉参半”。...

阅读全文
果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6-08 | 16 阅读

 李 「气味」果实:苦、酸、微温、无毒。核仁:苦、平、无毒。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主治」果实:肝病人宜食。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赤白痢及赤白带;煎水含漱,治齿痛。  杏 「释名」甜梅。「气味」(核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主治」1、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

阅读全文
与董承君棋辄胜四筹作药名五言诗奉戏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与董承君棋辄胜四筹作药名五言诗奉戏[北宋]孔平仲董子犷且狂,孔公孽更毒。文楸石棋子,白及黑对局。预知子轻敌,锐胆坐看覆。一时罗列遍,先与推大腹。欻[xū]如飞廉驱,窘若防风戮。馀兵尚百合,续断聊忽忽。猛虎仗爪牙,中涂佯踯躅。嗟嗟草草甚,驱猪令迫逐。直前无夷险,觱[bì]拨下子速。而我颇从容,莽草先设伏。常山肆纵横,大戟挟长毂。威灵先震荡,巨胜侔[móu]破竹。萧萧马鸣退,战血馀川谷。百步笑奔崩,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