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祖国医药学" 的结果

找到 8 条相关结果

傣族医学的用药特点
傣医 | admin | 2025-06-06 | 20 阅读

根据目前收集整理的结果,傣族传统民族药约有1000余种,多数为植物药,亦有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少部分为外来药。其中许多与汉族中医药学中的药品相同,但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差别。如芦子用于提神醒脑;草蔻用于风湿酸痛;益母草用于粪虫瘙痒、湿疹;射干用于月经过多等等,均与汉族中医学用药有异。还有的药物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药源较少,如犀鸟、象牙、孔雀毛、野水牛胆等。 植物药的分类一般以形态、气味和药用部位来...

阅读全文
李时珍轶事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1.《本草纲目》的由来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今湖北薪春人心出身于世医之家,从小就喜欢医药。经过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李时珍在30岁时便成为当地名医,后被聘为奉祠,掌管良医所事务,曾在京师太医院供职1年。离职回家后,李时珍利用在良医所和太医院阅读的大量医藉和坚实的文史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对中国历代有关药物学的著作进行整理,考证古今,订误辨疑,并收集整理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许多药物,充实了...

阅读全文
医理独到的畲医药
其他民族医药 | admin | 2025-05-24 | 17 阅读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等省的山区或半山区。畲民由于长期居住在山区,村落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畲医药就是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中,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畲医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正待开发的宝贵民族医药资源。 基础理论 畲族有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其古代文献遗留较少,现大多从...

阅读全文
宋代皇帝和中医中药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1.宋代皇帝与医事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写过:“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项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在这个时期里,我国的医药事业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出版了医学百科全书《圣济总录》;编辑了21卷本的《图经本草》;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具立体针灸教学用的铜人;创办了国家医学院、制药厂及颇有规极的医院。其他在公共卫生施设方面,也有...

阅读全文
马药趣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3 阅读

农历午年是马年。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家畜,其体格高大,骨骼肌肉发达,四肢强健有力,颇得人们厚爱。在祖国医药学中,马与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中药均用“马”命名,现介绍如下。 马兰,又名鸡儿肠,鱼鳅串,出自《本草拾遗》,性味辛凉,入肝胃肺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温、解铩消肿之功,适用于吐血、衄血、痢疾、黄疸、水肿、咽喉疼痛等。 马勃,出自《名医别录》,性味辛平,入肺经、有清肺、利咽、止血之功,适用于咽喉...

阅读全文
中药制剂--酶类制剂
中药制剂 | admin | 2025-05-20 | 12 阅读

在人类和动植物活的机体中,普遍存在一类特殊蛋白质。它们参与生化反应,而且使反应进行得极快,这类物质是天然催化剂--酶类。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和极高的活性,使有机化合物在体内以一定的反应顺序转换。酶是生物细胞合成的,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胞内酶;由细胞内合成而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酶称作胞外酶。各种动物器官、组织和体液中含有酶的种类和数量差别甚大。通常所含酶的总量并不很少,但每一种酶的含量却很少,常在百万分之...

阅读全文
药王故里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11 阅读

药王是指唐代医药家孙思邈,由于他医术精湛、医得高尚,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为京兆华原人,据考即今之陕西棍州孙家原村,因此这里称为“药王故里”。孙氏诞辰于古历二月二日,谚云“二月二,龙抬头”,是言初春开始下雨。每逢二月二日举行庙会以纪念药王诞辰,一般会期10日,以药王山(在山下,为孙氏晚年隐居地)和药王故里(孙氏诞生地)庙会为盛。 二月二古庙会主会场在“真人祠”旁举行。因为孙氏被北宋朝廷封为“妙应真人...

阅读全文
肿瘤特效验例闻见记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admin | 2025-06-16 | 3 阅读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也是人类征服肿瘤之有力武器。经由许多年实践研究与总结,中医对于肿瘤病因病机之认识,渐趋一致:气滞、痰饮、湿浊、瘀血、热毒等实邪为致病之元凶;人体气血阴阳之亏虚为受病容邪之基地。因而医家从各自之理论认识、实践经验以及所居方域之气候、人情、水土、体质等不同,治法亦因而有所差异,然总不出扶正、祛邪两大法门。于扶正法中,有偏重益气者,有偏重养阴生津者,亦有使用养血滋阴或温润助阳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