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知母散" 的结果

找到 11 条相关结果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 | admin | 2025-06-11 | 16 阅读

《扁鹊心书》目录作者:窦材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27年—1279年特别说明:原书小字部分在启疾光录入时转成带括号即“()”的部分。卷首      序                        奏玉帝青辞          进医书表卷上        当明经络              须识扶阳              住世之法             大病宜灸             三...

阅读全文
狸骨知母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6 | 14 阅读

方出《千金》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狸骨知母散 名称: 狸骨知母散 别名: 狸骨散 处方: 狸骨、鲮鲤甲、知母、山龟壳、甘草、桂心、雄黄、干姜各等分。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鼠漏,始发于颈,无头尾,如鼷鼠,寒热脱肉。此得于鼠毒,其根在胃。 用法用量: 狸骨散(《不居集》上集卷十八)。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狸专捕鼠,鼠漏用之每效,故用狸骨,佐...

阅读全文
空青商陆散
备急千金要方 | admin | 2025-06-12 | 12 阅读

治野狼漏始发于颈肿,无头有根,起于缺盆之上,连延耳根肿大。此得之忧恚,气上不得下,其根在肝。(一作肺)。空青主之,商陆为之佐方。空青 脑(各二分) 肝(一具) 商陆 独活 黄芩 当归 干姜 妇人蓐草 鳖甲 斑?上十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十五日服之。  狸骨知母散 治鼠漏始发于颈,无头尾,如鼷鼠,使人寒热脱肉。此得之食有鼠毒不去,其根在胃。以狸骨主之。知母为之佐方。狸骨 知母 桂心 鲮鲤...

阅读全文
加味知母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6 | 10 阅读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知母散 名称: 加味知母散 处方: 黄耆1钱,赤茯苓1钱,子芩5分,麦冬(去心)5分,知母(炒)5分,甘草5分,山栀仁(炒)5分。 功能主治: 妊娠燥渴,咽间作痛。 用法用量: 加竹沥为引,水煎服。 ...

阅读全文
伤寒 卷中
扁鹊心书 | admin | 2025-05-13 | 9 阅读

伤寒六脉浮紧,呻吟不绝,足指温者,阳也;忌服凉药,恐变为阴,害人性命。至六日发烦躁,乃阴阳换气,欲作汗也,服当归茯苓散,汗出而愈。六脉紧大,或弦细,不呻吟,多睡耳聋,足指冷,肢节痛,发黄,身生赤黑靥,时发噫气,皆阴也,灸关元三百壮,服金液丹、姜附汤,过十日半月,出汗而愈。若不早灸,反与凉药者,死。(辨别阴阳不止于此,然熟体此二条则治伤寒证误谬亦少。其灸法虽不能遍行,若贫家无力而遇难起之病,不能备参...

阅读全文
知母散
扁鹊心书 | admin | 2025-06-05 | 8 阅读

解一切烦热,口干作渴饮水,若系实热,皆以此解之,不损元气。若困倦减食者,乃胃虚发热也,不可服凉药,当以温中为主。知母(五钱,盐水炒,研末) 姜(三片)水一盏煎六分温服。...

阅读全文
中暑
扁鹊心书 | admin | 2025-05-18 | 8 阅读

凡此病脉大而缓,其候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时发烦热,渴饮无度,此暑证也,易治,知母散一服便愈。若烦热困倦不食者,暑气伤胃也,服温中汤药即愈。若服香薷、六一寒凉等剂,冰损胃气,多致变疟痢泄泻诸证,慎之。若暑气客于心包络之经,令人谵言烦渴,欲饮冷水,小便秘涩,大便下赤水,当服阿胶丸、当归芍药汤而愈。若暑月饮食冷物,寒邪入客胃中,致腹中作痛,宜金液、草神、全真、来复等丹连二服便愈。若以凉药下之,变为中满...

阅读全文
知母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14 | 8 阅读

《朱氏集验方》卷二:知母散 名称: 知母散 处方: 知母 贝母 常山 槟榔各等分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一切疟疾,不问先热后寒,先寒后热,热多寒少,寒多热少,及久疟不愈者。 用法用量: 用酒、水各150毫升,煎至150毫升,用绵盖定,露一宿,五更乘冷服,隔少时,食千物。 注意事项: 药后忌立即饮水,饮水则吐。 ...

阅读全文
二母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5 | 8 阅读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二母散 名称: 二母散 别名: 二母汤(《万氏女科》卷三)。 处方: 知母 贝母 白茯苓 人参各15克 桃仁 杏仁(并生用,去皮、尖)各7.5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肺经,咳嗽痰喘,或觉腹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80毫升,不拘时温服。如觉腹统痛亦服之,立有神效。 《准绳·类方》卷...

阅读全文
虚劳呕吐血
圣济总录 | admin | 2025-05-21 | 7 阅读

论曰血与气相随而行,外养肌肉,内荣脏腑,劳伤腑脏,则血液妄行,损轻则随唾而出,损极则血下于胃,因呕而出,胸膈气逆,甚乃吐血,此盖虚劳之人,脏气内伤故也。治虚劳不足,内伤呕血吐血,麦门冬汤方麦门冬(去心焙三两) 桂(去粗皮) 干姜(炮裂各半两) 甘草(炙锉) 阿胶(炙令燥)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一服。治虚劳内伤,寒热咳逆,呕血吐血,坚中汤方芍药 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