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睡卧不宁" 的结果

找到 66 条相关结果

小儿疳积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8 | 39 阅读

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证是一病证的两种不同病理阶段,积滞轻,疳证重。积滞是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焦,积而不消,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疳证是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职,吸收功能长期障碍,脏腑失养,津液干涸,形体羸瘦,饮食不为肌肤,影响生长发育,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患。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1. 积滞伤脾(积滞)面黄肌瘦,神疲纳呆,腹痛胀满拒按,呕吐...

阅读全文
头晕药茶疗法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10 | 24 阅读

药茶疗法是指应用茶、某些中药或具有药性的食物,经加工制成茶剂以及汤、饮、乳、露、汁、浆、水等疗效饮料,用于防治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 “茶剂”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饮料形式,也是药茶疗法的主要剂型之一。茶剂的基本原料为茶叶。茶业既是饮料,也是药物,作为药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茶叶,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提神醒脑、清心明目、消食助运等功效。药茶除用茶叶作为基本原料外,更广泛的应用其...

阅读全文
惊悸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4 | 21 阅读

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心中惊悸。脉必大结。饮食之悸。沉伏动滑。夫惊悸即动悸也。动之为病。惕然而惊。悸之为病。心下怯怯。如恐人捕。皆心虚胆怯之所致也。又曰。惊者。恐怖之谓。悸者。怔忡之谓。怔忡、惊悸、健忘三症。名异而病同。又云。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如有欲厥之状。有时而厥者是也。属血虚。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盖人之所主者心。心之养者血。心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肇端也。一人闻声即惊。医者令病...

阅读全文
露桃花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准绳·幼科》卷四:露桃花散 名称: 露桃花散 处方: 露桃花、紫草、红花、白芍药加倍、木通、生地黄、茯苓、甘草、橘皮。 功能主治: 小儿痘形1-2日,枭红罩锦或色焦紫,恶渴烦躁、睡卧不宁。 用法用量: 露桃花性阴而和阳,取时须待将开含笑,清晨摘取。饭锅上蒸熟,焙干,带蒂入药。不宜多用,多用则恐作泻。若不预收,多加紫草茸,芍药可也。 注意事项: 不宜以药下之。 ...

阅读全文
本草分类•治燥门|解热生津:紫菀 阿胶 诃梨勒 竹沥 菖蒲 远志 酸枣仁 ...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9 | 15 阅读

紫菀紫菀苦温能调肺,消痰嗽血定喘悸,寒热胸结气能消,补虚治蹶并劳疰。菀,软也。色紫而体软润者佳。又有白菀,性亦颇同。无毒。益肺,安五脏。消痰止渴,止久嗽及肺痈咳唾脓血,喘悸,咳逆上气,胸胁寒热结气。补虚劳不足,润肌添髓。兼治喉痹,痿蹶,尸疰劳气百邪,妇人卒不得小便,小儿惊痫。去芦,蜜水浸一宿,焙干。款冬花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治久嗽不瘥,紫菀、款冬花各一两,百部五钱,为末,生姜、...

阅读全文
茯神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茯神又名伏神。载《名医别录》。系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菌核中间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大多秋季采挖,除去泥沙,趁鲜削去皮,选茯苓中间抱有松根者,切成正方形薄片,阴干。 【炮制方法】1.茯神《伤寒总病论》:“去皮木。”《三因方》:“去心木。”《局方》:“凡使,先去粗皮,并心中所抱木,锉碎,焙干入药。”《本草述钩元》:“去木,先以茯神去皮,细锉,入罗筛内,置水盆中...

阅读全文
医说曹操的“头风”之疾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用很多笔墨来描写曹操“头风”之疾。 第22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中,陈琳所写的讨曹檄文传至许都,当时曹操正患头风,卧病在床,手下将檄文呈给曹操,曹看完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也不痛了。 第23回“吉太医下毒遭刑”中,建安五年元宵,国舅董承与太医吉平商议如何灭曹,吉太医说:“曹操常患头风,发起来头痛得厉害,一发病,就会召我去医治。待他发病时,只要一剂毒药,必然死...

阅读全文
补阵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29 | 14 阅读

四君子汤: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或脾胃虚弱,善患疟痢等证。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加味四君汤: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怔忡耳鸣,脚软气弱,及一切脾胃气虚,口淡,食不知味,又治气虚不能摄血,以致下血不禁。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黄 (炙) 白扁豆(炒)上水煎服。或为末,每服三钱,滚汤调服。生附四君汤:...

阅读全文
白术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14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名称: 白术散 处方: 山药、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两。白术四两,干姜(炮)二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 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

阅读全文
茯神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1 | 14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神丸 名称: 茯神丸 处方: 菖蒲(二分) 远志(去心 二分) 茯苓(二分) 人参(三分) 来源: 加茯神名茯神丸,不加茯神名定志丸。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发则狂眩。 用法用量: 每服六七十丸,食后白汤下,日三。 注意事项: 忌酢物羊肉饧。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