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皮肤瘙痒症" 的结果

找到 87 条相关结果

皮肤瘙痒症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31 | 25 阅读

1方(祛瘀散) 【药物】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冰片适量。 【制法】前4味研细末,加入冰片,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稠糊状。 【用法】摊成3厘米x3x1厘米大小饼块,直接敷脐上,再用敷料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皮肤瘙痒症。 【疗效】治疗90例,其中荨麻疹38例,治愈37例,好转1例;全身皮肤瘙瘁症21例,治愈21例;局限性皮肤瘙痒症5例,治愈5例;痒疹26例,治愈24例,好转2例。一般4次...

阅读全文
春夏之交天多变,美容养颜调“肺、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4 阅读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芬芳竞艳。这个时节天气忽冷忽热,阴晴风雨无常,使人容易感到情绪紧张、烦闷不舒,加之季节性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各类皮肤疾病也纷至沓来,很多人的皮肤,尤其是面部,麻烦不断,令人痛苦不堪。因此这个时期,皮肤保养尤为重要。此时易发的皮肤病主要有痤疮、黄褐斑、风疹、湿疹、荨麻疹、真菌性皮肤病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主要与“肝”、“肺”最为密切。 “肺”总司全身皮肤:中医将体表...

阅读全文
春夏之交天多变,美容养颜调“肺、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2 阅读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芬芳竞艳。这个时节天气忽冷忽热,阴晴风雨无常,使人容易感到情绪紧张、烦闷不舒,加之季节性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各类皮肤疾病也纷至沓来,很多人的皮肤,尤其是面部,麻烦不断,令人痛苦不堪。因此这个时期,皮肤保养尤为重要。此时易发的皮肤病主要有痤疮、黄褐斑、风疹、湿疹、荨麻疹、真菌性皮肤病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主要与“肝”、“肺”最为密切。 “肺”总司全身皮肤:中医将体表...

阅读全文
对耳屏部分穴位
耳针 | admin | 2025-05-10 | 19 阅读

1.腮腺 【位置】在对耳屏中区的最高点处。 【功能】可预防和治疗腮腺炎。 亦可治疗皮肤病, 如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本穴是诊断腮腺疾病的参考穴。 2.平喘 【位置】 在对耳屏中区偏外侧, 腮腺穴前下方约0.2厘米处。 【功能】 具有调节呼吸中枢及抗过敏、止痒的功能、可治疗呛咳、支气管哮喘、气急、胸闷、过敏性瘙痒症等。 本穴是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参考穴。 3.脑点 【位置】 在...

阅读全文
重阳晚秋季 常见老年病防与治
老年保健 | admin | 2025-05-28 | 18 阅读

晚秋凉风习习,菊香四溢,重阳节,一个属于老年朋友的节日也悄然来到。然而身体健康才是老年人欢度节日、安度晚年的前提。晚秋初冬,气温下降,正是老年人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针对气候特点,专家根据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提出晚秋季节老年常见病相关防治措施及养生保健常识,为老人送上一份“健康礼包”,助力老人乐享夕阳红。 胃肠道疾病 饮食清淡,劳逸结合 深秋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因此,有...

阅读全文
春夏之交天多变,美容养颜调“肺、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芬芳竞艳。这个时节天气忽冷忽热,阴晴风雨无常,使人容易感到情绪紧张、烦闷不舒,加之季节性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各类皮肤疾病也纷至沓来,很多人的皮肤,尤其是面部,麻烦不断,令人痛苦不堪。因此这个时期,皮肤保养尤为重要。此时易发的皮肤病主要有痤疮、黄褐斑、风疹、湿疹、荨麻疹、真菌性皮肤病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主要与“肝”、“肺”最为密切。 “肺”总司全身皮肤:中医将体表...

阅读全文
擦洗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08 | 18 阅读

擦洗法是用药物煎汁,擦洗患处的一种外治法,它藉药物功效及摩擦之力,起到清热活血,祛瘀通络等作用。 【操作方法】 将所用药物加水浓煎,待药汁微温后擦洗病变处,最好擦破表皮,微微觉痛,效果较好,每日2~3次。 【主治病症】 一、黄水疮 加味皮炎洗剂(江苏中医杂志1987;8(6):2) 大黄lOg,黄芩lOg,黄柏lOg,银花lOg,连翘lOg,苦参lOg,艾叶lOg,蛇床子15g,马齿苋20g。...

阅读全文
皮肤瘙痒症挑针疗法
挑针疗法 | admin | 2025-05-10 | 17 阅读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明显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的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风瘙痒”。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常见皮肤阵发性瘙痒,插抓后常出现血痂、色素沉着和苔鲜样变等继发改变。本病有局限性、泛发性两种。 病因:禀赋不耐,体虚病后,外感时邪,饮食不节。 病机:血虚肝旺,生风化燥,肝火湿热浸淫。 病位:肌肤,与肝、脾、胃有关。 病性:虚实夹杂...

阅读全文
醉马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8 | 1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马草 实际拼音: Zuì Mǎ Cǎo 别名: 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 来源: 豆科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功能主治: 有毒。麻醉,镇静,止痛。 关节痛:醉马草1.5钱,杠柳皮2钱,地枸叶3钱,水煎服。 牙痛:醉马草1.5钱,水煎含漱,漱后吐出;或取根少许揉烂...

阅读全文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 秋高气爽,空气中的湿度也下降,皮肤容易干燥,引发瘙痒,尤以双侧小腿多见。特别老年人,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更加干燥。另外,一部分人喜食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