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皮肤热" 的结果

找到 55 条相关结果

寒水石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0 | 2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寒水石 实际拼音: Hán Shuǐ Shí 别名: 红石膏、方解石 来源: 药用寒水石有两种,即红石膏与方解石。红石膏为一种天然的硫酸钙矿石;方解石为碳酸钙矿石。 性状: 红石膏: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略有光泽,表面凹凸不平,侧面有纵纹理。质硬而脆,易砸碎,断面粉红色,有纵纹理。无臭,味淡。 方解石:多呈规则的块状结晶,常呈斜方柱形,有棱...

阅读全文
漏芦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23 阅读

《中国药典》:漏芦 实际拼音: Lòu Lú 英文名: RADIX RHAPONTICI 别名: 狼头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

阅读全文
泽漆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泽漆 实际拼音: Zé Qī 别名: 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五点草 来源: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 性味: 辛、苦,微寒;有毒。 归经: 归肺、小肠、大肠经。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

阅读全文
岗松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9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岗松 实际拼音: Gǎnɡ Sōnɡ 别名: 扫把枝、铁扫把、羊脷木 来源: 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岗松Baeckea frutescens L.以根、全株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辛、苦、涩,凉。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利尿,止痛止痒。 根:用于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胃痛,肠炎,风湿关节痛,脚气病,膀胱炎,小便不利。 全株:外用治湿疹...

阅读全文
地肤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3 | 16 阅读

《中国药典》:地肤子 实际拼音: Dì Fū Zǐ 英文名: FRUCTUS KOCHIAE 别名: 扫帚苗 来源: 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

阅读全文
竻慈姑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5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竻慈姑 出处: 《岭南采药录》 实际拼音: Lè Cí Gū 别名: 天河芋(《岭南采药录》),刺芋(《广州植物志》),水竻钩(《陆川本草》),勒蒙、竻芋、竻藕(《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刺芋的根茎。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有刺草本。根茎圆柱形,径约2.5厘米,有结节及硬刺,旁生侧根。叶革质,长15~45厘米,幼时戟形或箭...

阅读全文
草部中
雷公炮制药性解 | admin | 2025-06-04 | 14 阅读

 玄参 味苦咸,性微寒无毒,入心肺肾三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乳痈诸疾,补肾气,除心烦,明眼目,理头风,疗咽喉,消瘿瘤,散痈肿,解热毒。恶黄?、干姜、大枣、山茱萸,反藜芦,勿犯铜器,饵之噎喉损目。按∶玄参气轻清而苦,故能入心肺,以清上焦之火,体重浊而咸,故能入肾部,以滋少阴之火,所以积聚等证,靡不疗之。雷公云∶凡采得须用蒲草重重相隔,入甑苤两伏时,后出晒干,使用时勿令犯铜器,饵之坠人喉,损人目,拣...

阅读全文
大头陈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头陈 实际拼音: Dà Tóu Chén 别名: 地松茶、黑头草、石辣 来源: 为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球花毛麝香Adenosma indianum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干时变黑色,有芳香气,密被腺毛。茎粗壮,有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5~...

阅读全文
刺法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5-20 | 14 阅读

此题目仁和寺本缺,萧本、盛文堂本均作“刺法”。平按:此篇自“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以上,袁刻及别钞本均缺。杨惺吾氏日本卷子本自篇目“刺法”左一行上二字仍缺,第三字至第七字有“问岐伯曰:余”五字,以下至注“半反冲也”上,复缺,计共缺六行,每行十八字,除去“问岐伯曰:余”五字,并“问”字上所空二格外,下共缺一百零一字,应空一百零一格。自“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至“故拘挛”,见《灵枢》卷十第七十一《邪客...

阅读全文
大青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2 | 13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乙脑,流脑,感冒高热,头痛,肠炎,痢疾,黄疸,齿痛,鼻衄,咽喉肿痛。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偏头风。 ②《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洗烂疮。 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炎镇痛,除湿祛风。 ④《陆川本草》:凉血退热,解皮肤热毒。治斑疹,血瘙,蜈蚣咬伤。 ⑤《衡山民间草药》:治痢疾,麻疹后之口腔炎,热病头痛。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