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皮肤潮红" 的结果

找到 129 条相关结果

槐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国药典》:槐花 实际拼音: Huái Huā 英文名: FLOS SOPHORAE 别名: 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性状: 槐花:本品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

阅读全文
阴茎异常勃起的推拿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8 | 20 阅读

【概述】 阴茎异常勃起,俗称“强中”,指阴茎无故而坚硬勃起,久久不痿,精液自泄的症候。常伴有眩晕、目赤、口干咽燥、心烦失眠、小便点滴不畅、性欲亢进等阴虚阳亢、命火妄动之象。本病多因性欲过度,肾气受损所致,亦有因滥服壮阳药或嗜酒、外伤等原因所致。 任何原因导致海绵体充血,均引起阴茎异常勃起。按摩能活血祛瘀,消除海绵体充血状态,促使阴茎的肌肉放松,治疗本病症。 【按摩疗法】 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压...

阅读全文
肌筋膜炎磁圆梅针疗法
磁圆梅针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肌筋膜炎又称“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肌筋膜及肌肉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多发于寒冷,潮湿地区的腰背部超负荷劳动、长期固定坐姿的人群中。 叩刺部位:病变局部,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委中、合谷、太冲。 操作规程:患者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磁圆梅针圆针头叩刺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3~5遍;用磁...

阅读全文
秋后除湿去痛走罐更管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秋燥、湿重再加上长期久坐,很容易产生感冒发烧、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适,而拔罐正能缓解这些症状,不过,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们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 除湿去痛治感冒都适合用走罐 平时拔罐,将罐吸附在应拔部位后停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是留罐,而用罐吸附后,将罐上下反复拉动的方法则是走罐法。“湿气重,胃肠功能不好、全身沉重、大便溏泄、舌头胖等都是湿邪过重的表现,而走罐除湿的效果比较好。” 除了祛湿,走罐对颈肩...

阅读全文
藿香正气水酊剂并非人人适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19 阅读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如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藿香等十几味中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等作用,对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如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以及胃肠型感冒、夏季中暑等见上述症状者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如今藿香正气水已经成为人们夏季常备的药物。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藿香正气水,这是因为藿香正气水属于酊剂,它不是以水为溶剂,而是采用一定浓度的酒精溶解...

阅读全文
火罐疗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23 | 18 阅读

火罐疗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使罐吸附在腧穴或应拔部位的皮肤表面,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1.患者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并裸露施治部位。2.根据病情和施治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3.治疗局部如毛发较多,应涂凡士林油。4.依具体情况选定闪火等拔罐方法,并迅速将罐扣在已选定的部位上。5.按照病情,每次可拔一个或同时拔几个火罐。6.拔罐时间应按罐的大小及吸力强弱而定。大罐吸力强,拔3...

阅读全文
加减龙胆泻肝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外科发挥》卷七:加减龙胆泻肝汤 名称: 加减龙胆泻肝汤 别名: 加味龙胆汤、龙胆泻肝汤 处方: 龙胆草(酒拌炒黄)1钱,泽泻1钱,车前子(炒)5分,木通5分,生地黄(酒拌)5分,当归尾(酒拌)5分,山栀(炒)5分,黄芩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 肝经湿热,阴部生疮,阴囊肿痛,小便赤涩,便毒悬痈,妇人阴挺。 用法用量: 加味龙胆汤(《外科枢要》卷四)、龙胆泻肝汤(《校注妇人良...

阅读全文
咳嗽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产物。灸法起源于人类知道用火以后,早在北京猿人时期就已懂得用火,以后又掌握了取火的方法,这为发明炎法创造了必要条件。原始社会,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因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或治愈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从此就产生了灸法, 施灸的材料,古今均以艾叶为主,因此...

阅读全文
刮痧技术的学术源流
刮痧文化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刮痧疗法,为运用刮痧器具刮拭皮表,达到疏通经络,挑出痧毒,治愈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刮痧疗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过挥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而形成的治疗方法。其具体方法为首先在体表特定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植物油、酒类、水类、药剂类等,然后利用边缘润滑的器具,或以棉、麻、毛线团,或用手指对其施以反复的刮、捏、提、挤、拍、刺、挑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状的红、紫、黑斑点或黑疮等“出痧”现象。刮痧...

阅读全文
针灸中常用灸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7 | 18 阅读

艾炷直接灸 将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化脓灸(瘢痕灸) 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 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和点穴:因灸治要将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