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合汤" 的结果

找到 75 条相关结果

润肺摄食款冬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1 阅读

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新旧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等病症。款冬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收载。《水经注》引《述征记》云:“洛水至岁末凝厉,则款冬茂悦曾冰之中。”正因其凌寒叩冰而生,华于严寒,故得“款冬”之名,所谓“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本草纲目》)其性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栽植以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佳。 唐代诗人张籍曾有《款冬花》诗道:“僧房逢着款冬花,...

阅读全文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19 阅读

莲花又名荷花、中国莲、水芙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谓“全株皆可用,妙用无穷”。 荷叶 荷叶,即莲的叶子。可消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可治疗因暑湿、脾虚导致的泄泻、便血、月经崩漏等症状。 荷叶茶直接冲茶泡焖5分钟左右,餐后饮用,忌用餐时饮用,以免...

阅读全文
润肺清心话百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8 阅读

百合不但是甜美的食品,又是有益的中药。尤其是百合汤、八宝饭之类的甜食,均少不了它,红白相映,清而不腻,色、香、味俱全,可谓别有风味。用百合煮粥,可滋润肺胃,对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有保护作用。据营养学家分析,百合内含蛋白质、淀粉、脂肪、蔗糖、果胶、磷、钾、钙、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成分,是一种食疗佳品。 《神农本草经》记载,百合属百合科的宿根草本,有“主邪气心痛,利于大小便,补中益气”等...

阅读全文
心悸药粥疗法
中医药粥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将中药和米谷同煮为粥,成为药粥。运用药粥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即药粥疗法。 应用药粥疗法治疗疾病,在我国有数千年的的历史。如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文献中,就载有青粱米粥治疗蛇咬伤,用加热的石块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痒痛等药粥方。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粥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如服“桂枝汤”时必须饮粥以助药力。至清代,药粥疗法更为医家所重视,如曹庭栋的《老老言》中就介绍有100...

阅读全文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古诗今译】 小乌鸦的啼叫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伫立着。一阵清新微凉的秋风吹过,好像枕边有人用纸扇在扇风一样。 睡梦中隐隐约约听到秋风瑟瑟的声音,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明媚的月色中。 【诗词赏析】 《立秋》是南宋诗人刘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

阅读全文
百合家庭小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1 | 17 阅读

百合粥 百合20克,莲子10克,大米100克,慢火同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心悸、烦热、失眠及各种皮肤病患者均可食用。 百合蜜 用生百合和等量的蜂蜜拌匀蒸熟,于每晚睡前服30克。适用于更年期男女烦躁不安、燥热失眠以及急、慢性湿疹患者服用。 百合汤 百合20克,鲜冬瓜100克,1个蛋清,加油盐做成汤。常饮百合汤有清凉、祛热之功效。凡大便秘结、小便赤黄者均适宜选用。 百合羹 百合...

阅读全文
百合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9 | 17 阅读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百合汤 名称: 百合汤 处方: 百合 人参 紫苏茎叶(锉)猪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锉)大腹皮(锉)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 马兜铃7枚(连皮)麦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各30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肺气壅滞,咳嗽气喘,胸闷口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涩。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

阅读全文
中医食疗帮您驱走春季失眠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6 阅读

春季一到,很多人也迈进了失眠的大队伍中。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情志不遂,肝气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出现不寐。有些人因失眠困扰会去医院开安眠药,但这类药物属国家管理的二类精神药,长期连续用药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因此,建议春季有失眠问题的人先试试中医食疗,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疗效。 百合 中医认为,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可...

阅读全文
立秋要防“火”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立秋过后人体很容易“起火”,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熬夜的人更是如此。在这里提醒大家,降火也要注意分清部位,这样才能对证降火。 中医认为,夜间应该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安静入睡的时段。夜里到凌晨不睡觉,会使人体内的阳气得不到正常的休整,最容易诱发“心火”,而且熬夜容易耗伤阴精,这里向大家推荐有滋阴、降心火功效的一款食疗方。 百合枸杞绿豆汤 原料及制法:枸杞20克,干百合20克,绿豆20克。白糖适量。将洗好...

阅读全文
“秋膘”要缓贴 “啃秋”莫贪凉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15 阅读

8月7日立秋,预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但气象专家提醒,由于今年秋后还有一伏,公众要注意“秋老虎”发威,“秋膘”要缓贴,“啃秋”莫贪凉。   三类人不急贴秋膘我国民间有“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以肉贴膘”)的习俗。但“贴秋膘”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介绍,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适当“贴秋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