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术茯苓" 的结果

找到 25 条相关结果

寒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篇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5-30 | 17 阅读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葛根四两右六味,先以水七升,煮葛根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寒病,两胁中痛,寒中行善掣节,逆则头痛,耳聋,脉弦而沉迟,此寒邪乘肝也...

阅读全文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11 | 15 阅读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 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

阅读全文
杂病用药赋(八)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11 | 15 阅读

泻必启脾平胃,二白曲芎以调中;启脾丸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肉各一两,陈皮、泽泻、山楂、甘草各五钱,为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空心米饮化下。治大人、小儿脾积五更泻,消疳黄胀,定腹痛,常服生肌健脾益胃,或为散服亦好。平胃蒜肚丸 猪肚一具,去脂膜,入大蒜装满,以线缝住,用冷水、热水各七碗,先将水烧滚,入肚,煮至水干为度,取出捣烂,入苍术、陈皮、浓朴各五两,川椒少许,再捣至肚无丝,方可为丸,梧子大。...

阅读全文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07 | 15 阅读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师曰】霍乱属太阴,霍乱必吐利,吐利不必尽霍乱。霍乱者,由寒热杂合混乱于中也。热气上逆故吐,寒气下注故利,其有饮食不节,壅滞于中上者,竟上则吐,下者,竟下则利,此名吐利,非霍乱也。【问曰】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非霍乱,霍乱自吐下,今恶寒,身疼,复更发热,故知非霍乱也。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  ...

阅读全文
十五款适宜夏季饮用的保健药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14 | 15 阅读

药茶,中医称为“茶剂”,是将天然中草药与茶叶(也可以不含茶叶)合用,冲泡代茶或煎煮饮用,以消暑解毒、保健养生或疗疾防病。下面介绍一些适宜夏季饮用的保健药茶,有兴趣者不妨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用: 姜盐茶 做法:生姜2~3片、食盐4克、绿茶6克,同放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下同)15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清热润燥、和胃止吐。尤宜于口渴多饮、胃部不适、心中烦闷、多尿等症。 橘红茶 做法:橘红、绿茶各5...

阅读全文
白术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名称: 白术散 处方: 山药、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两。白术四两,干姜(炮)二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 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

阅读全文
宋代皇帝和中医中药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1.宋代皇帝与医事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写过:“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项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在这个时期里,我国的医药事业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出版了医学百科全书《圣济总录》;编辑了21卷本的《图经本草》;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具立体针灸教学用的铜人;创办了国家医学院、制药厂及颇有规极的医院。其他在公共卫生施设方面,也有...

阅读全文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一篇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05 | 13 阅读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师曰:霍乱属太阴,霍乱必吐利,吐利不必尽霍乱。霍乱者,由寒热杂合混乱于中也。热气上逆故吐,寒气下注故利,其有饮食不节,壅滞于中上者,竟上则吐,下者,竟下则利,此名吐利,非霍乱也。问曰: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非霍乱,霍乱自吐下,今恶寒,身疼,复更发热,故知非霍乱也。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理中汤方人...

阅读全文
杂病•外感•泄泻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10 | 12 阅读

五泻须知溺赤清,五泻∶濡泻即湿泻,肠垢即热泻,鸭溏即寒泻,虚泻,滑泻。大要,热者小便赤涩,烦渴腹中热,谷或不化,而色变青黄,或红赤黑,身能动作,声响亮,手足温;寒者小便清白,不渴腹中冷,完谷色亦不色,变亦白色,身懒动作,目睛不了了,饮食不下。《机要》云∶暴泻非阳,久泻非阴。正如伤寒始寒而终热也。湿泻身重注如倾;湿泻,如水倾下,肠鸣身重,腹不疼。外湿者,胃苓汤、除湿汤,或术附汤加茯苓;内湿者,白术芍...

阅读全文
山药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0 | 12 阅读

《中国药典》:山药 实际拼音: Shān Yɑo 英文名: RHIZOMA DIOSCOREAE 别名: 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