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瘭疽" 的结果

找到 66 条相关结果

骑竹马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概述】 骑竹马灸是一种操作较为特殊的艾灸法。记载于宋·《备急灸疗》:“令患者……靠尾闾骨坐于竹杠上,两足悬瘭,俱不要着地,悬身正直”。后世医家在实践中对其具体操作之法有不程度的改进。本法在人主要用于治疗各类痈疽之症:“背脑疽、肠痈、牙痛、四肢下部一切痈疽疔,鱼脐鬼箭瘭疽等,或胸腹不侧,风痹肿瘤,紧硬赤肿,恶核瘰疬,发奶之属”。现代针灸工作者在临床上也有使用,并经实验动物观察,骑竹马灸确...

阅读全文
黄花母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4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 出处: 《文山中草药》 实际拼音: Huánɡ Huā Mǔ 别名: 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药调查》),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直立多枝半灌木,...

阅读全文
《刘涓子鬼遗方》卷第一 黄父痈疽论
刘涓子鬼遗方 | admin | 2025-05-15 | 16 阅读

黄父曰:夫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答曰: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久则血涩不行。血涩不行则卫气从之不通,壅遏不得行,火不止,热胜,热胜则肉腐为脓。然不能陷肤于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曰痈。黄父曰:何为疽?岐伯曰:热气浮盛,当其筋骨良肉无余,故曰疽。疽上皮肉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薄以泽,此其候也。黄父曰:及如所说,未知痈疽之性名,发起处所,诊候形状,治与不治,死活之期。愿一一闻之。岐伯曰:《痈疽图...

阅读全文
土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6-12 | 15 阅读

 白垩 「释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气味」苦、湿、无毒。「主治」1、流鼻血。白恶二钱,井水调服。二付断根。2、水泄。煅白恶、炮干姜各一两,楮叶二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3、反胃。白垩煅红,放在一升米醋中浸过,再煅再渍,直到醋干为止。取这样处理过的白垩一两,加炮干姜两钱半,共研成末,每服...

阅读全文
蟾蜍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蟾蜍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Chán Chú 别名: 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民间方药集》),癞巴子、癞蛤蟆(《吉林中药手册》),癞蛤蚆(《药材资料汇编》),蚧蛤蟆、蚧巴子(《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夏、秋...

阅读全文
马骨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马骨 出处: 《食疗本草》 实际拼音: Mǎ Gǔ 来源: 马科动物马的骨头。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头骨:微寒。" 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头疮,耳疮,阴疮,瘭疽。 ①《别录》:"头骨:主喜眠,令人不睡。" ②《食疗本草》:"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 ③《日华子本草》:"头骨烧灰,敷头耳疮佳。"...

阅读全文
外科• 翻花疮 流注 瘭痼 暑热疮 痱痤疮 寒冷疮 冻疮 手足皲 蜗疮 疹疮 浸淫疮 白蛇缠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8 | 14 阅读

翻花疮因疮将敛,元气虚弱,肝火血燥生风。翻出一肉突如菌;大小长短不一,或如蛇形,长数寸者,用雄黄末敷之。内服补养脾胃药,十全大补汤,或八物汤倍参、 、归、术。出血,乃肝不能藏、脾不能约也,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麦门冬,或肾气丸。有怒火者,八味逍遥散。若用风药,速其亡也,汗多必然发 ,危哉!外涂藜芦膏要匀。藜芦一味为末,猪油调涂,周日一易。须候元气渐复,脓毒将尽时涂之,则 肉自入,不然,虽入复出。若误...

阅读全文
天文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文草 实际拼音: Tiān Wén Cǎo 别名: 山天文草、散血草、雨伞草、金纽扣、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骨皮、黑节关 来源: 菊科金纽扣属植物天文草Spilanthes acmella (L.)Murr.,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解毒利湿,止咳定喘,消肿止痛。用于疟疾,牙痛,肠炎,痢疾,咳嗽,哮喘,...

阅读全文
水芋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3 | 14 阅读

《中华本草》:水芋 实际拼音: Shuǐ Yù 别名: 水葫芦、水浮莲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芋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apalustrisL.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水芋,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匍匐,圆柱形,长可达50cm,粗l-2cm,节上具多数细长的纤维状根。鳞叶被针形,长约10cm,渐尖。成熟茎上叶...

阅读全文
七星剑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9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七星剑 出处: 《生草药性备药》 实际拼音: Qī Xīnɡ Jiàn 别名: 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细叶七星剑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揉之有强烈香味。单叶对生,具柄;叶片呈椭圆状披针形,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