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瘟病" 的结果

找到 70 条相关结果

中国古代著名女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22 阅读

受制于封建礼教和妇女较低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流芳于世的女名医寥若晨星,载入正史的更是凤毛麟角,后者多为宫廷女医。中国专职宫廷医生自周代开始,而宫廷女医直到汉代才出现,她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后宫嫔妃们的医疗保健。 西汉义妁 义妁,河东(今山西省复县)人,她是我国正史所载最早的女名医。民间传说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遇有大夫走村串户,她总爱跟着学,看大夫们怎样望...

阅读全文
刘鸿恩:久病成医的乌梅先生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儒学与医学是相通的。在古代,因为“学而优则仕”的儒学士大夫们,大都懂得一些岐黄之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五月,作为新科进士,在与后来成为晚清名臣的李鸿章等一起拜见皇上时,刘鸿恩(1821—1887年)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一生的多半闲暇时光都耗尽在与疾病艰苦卓绝的抗争里,直到老年才深得医学要旨,治愈自己的疾病。他还把自己对医学的所思所悟编撰成《医门八法》传世,并深得后学推崇。在著作中,由于刘...

阅读全文
我国古代的女医学家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我国古代医术相当发达,历代出现不少医术精湛的女名医。她们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救死扶伤为民除病,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义妁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医生,西汉河东(今山西夏县)人。她从小就喜爱医药,经常向医生们请教,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她治病时汤药和针灸并用。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鼓胀的患者,发胀的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凸出,四肢和面部却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

阅读全文
天名精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天名精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Tiān Mínɡ Jīnɡ 别名: 茢薽、豕首(《尔雅》),麦句姜、虾蟆蓝(《本经》),天芜菁(叫、品方》),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菁(《别录》),葵松、鹿活草(《唐本草》),杜牛膝(《圣济总录》),皱面草(《履巉岩本草》),皱面地菘草(《卫生家宝方》),鹤虱草(《伤寒蕴要》),母猪芥(《孙天仁集效方》),蚵...

阅读全文
楚王传旨改药名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15 阅读

春秋时,弱小的吴国和强大的楚国相毗邻。当时,小国每年都得向大国进贡。这一年,吴国的贡品中有本国多年生药草吴萸,这是吴王听说楚王有腹痛的毛病而特意选送的贡礼。谁知楚王一见,竟雷霆大发,责骂吴国择药进贡,有失恭敬,吓得吴国的使者连忙收起药草。这时,一位姓朱的楚国大夫劝楚王说:“吴萸乃良药也,能治腹痛,止吐泄。今吴国相送,其诚心可鉴,不妨纳之。”但楚王固执不听,还喝退使者。朱大夫无奈,只好追出,对使者...

阅读全文
有关小暑的“民谚”及其蕴含的养生智慧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15 阅读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各地小暑民谚中就有很多凝聚了养生保健的智慧,一起看一下吧。 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 江苏等地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这“糕屑”就是炒面;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人们有吃饺子、面条的食俗。古时面条又称汤饼,张岱《夜航船》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魏式春...

阅读全文
夏日跟着运气来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5 阅读

从五运六气角度分析,2020年是庚子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见太商金运,属于运气学中的“同天符”年,同时气克运,又为“天刑年”,整体气候变化波动会比较大,夏天适逢两火叠加,因此会比较热,另外,仲夏至秋初雨水可能比较多。这种运气条件对人体会产生一定影响,结合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谈几点夏日注意事项: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夏季在五行属火,在人体应心。小满节气至7月22日这...

阅读全文
药用植物姜瘟病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26 | 15 阅读

症状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侵害地下茎及根部。肉质茎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汁液,散发臭味。根被害也呈淡黄褐色,终致全部腐烂。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致全株下垂枯死。该病与真菌引起的根腐病症状近似,诊断时可借助切片镜检或用夹玻片法对光观察有无细菌涌出,如见米...

阅读全文
我国古代的女医学家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义妁:西汉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医生。她从小就喜爱医药,经常向医生们请教,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她治病时,汤药和针灸并用。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胀的病人,发胀的肚子比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四肢和面部却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病情险恶,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针,在病人的腿和腹部扎了几针,又用一包药粉敷在她的脐眼上...

阅读全文
《医林改错》上卷 通窍活血汤所治症目
医林改错 | admin | 2025-05-22 | 15 阅读

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头发脱落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用药三付,发不脱,十付必长新发。眼疼白珠红眼疼白珠红,俗名暴发火眼。血为火烧,凝于目珠,故白珠红色。无论有云翳、无云翳,先将此药吃一付,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一日二付,三两日必全愈。糟鼻子色红是瘀血,无论三、二十年,此方服三付可见效,二、三十付可全愈。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