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瘛瘲" 的结果

找到 24 条相关结果

客忤
儿科杂病 | admin | 2025-05-08 | 17 阅读

【客忤】小儿突然受外界异物、巨响、或陌生人的惊吓,而发生面色发青、口吐涎沫、喘息腹痛、肢体瘛瘲、状如惊痫的,称为“客忤”...

阅读全文
手太阳小肠经考正穴法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6-03 | 15 阅读

少泽(一名小吉):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角下一分陷中。手太阳小肠脉所出为井金。《素注》灸三壮。《铜人》灸一壮,针一分,留二呼。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瘛瘲,咳嗽,口中涎唾,颈项急不得回顾,目生肤翳复瞳子,头痛。前谷: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手太阳小肠脉所溜为荥水。《铜人》针一分,留三呼,灸一壮。《明堂》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痎疟癫疾,耳鸣,颈项肿,喉痹,颊肿引耳后,鼻塞不利,咳嗽吐衄...

阅读全文
《温病条辨》中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温病条辨 | admin | 2025-05-25 | 15 阅读

1.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阳明之脉荣于面,《伤寒论》谓阳明病,面缘缘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语声重浊,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呼吸俱粗,谓鼻息来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实证,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

阅读全文
代脉之单脉介绍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14 | 13 阅读

《脉经》:“热病七八月,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于黑者死。病疮,寒热,瘛瘲,其脉代绝者死。老人脉,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 《脉诀》:“代者阴也,主形容赢瘦,口不能言。代脉时时动若浮,再而复起似还无,三元正气随风去,魂魄冥冥何所拘。” 《三因方》:“一脏绝,他脏代至。” 《诊家抠要》:“代,更代也。主形容赢瘦,口不能言。若不因病而人赢瘦,其脉代止,是一脏无气,他脏代之,真...

阅读全文
血竭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7 | 13 阅读

《中国药典》:血竭 实际拼音: Xuè Jié 英文名: SANGUIS DRAXONIS 别名: 血竭花 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ume.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性状: 本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粉,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气微,味淡。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鉴...

阅读全文
六气为病歌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6-01 | 12 阅读

诸暴强直支痛,里急筋缩腰戾,本足肝胆二经,厥阴风木之气。诸病喘呕及吐酸,暴注下迫转筋难,小便浑浊血溢泄,瘤气结核疡疹斑。痈疽吐下霍乱症,瞀[mào]郁肿胀鼻塞干,鼽[qiú] 衄淋泌身发热,恶寒战栗惊惑间。笑悲谵妄衄蔑污,腹胀鼓之有声和,少阴君火手二经,真心小肠气之过。痓[chì]与强直积饮殢[tì],霍乱中满诸膈痞,体重吐下跗肿痿,肉如泥之按不起。太阴湿土二足经,脾与从中胃之气。诸热瞀[mào]...

阅读全文
中药钩藤详细介绍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12 阅读

钩藤味甘,性微寒。有清心热、熄肝风、定惊痫、止抽搐的作用。善治大人头旋目眩,小儿惊风瘛瘲(手足抽动)。常用于头重眩晕、小儿发热抽搐、中风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1、头重眩晕:由于肝风内动而致头旋、目眩,耳鸣、失眠,头重脚轻,筋惕肉润(筋肉游走不定的跳动感)等症。可配合菊花、天麻、防风、半夏、茯苓、白蒺藜、泽泻、生石决明、生代赭石等同用。据近代研究报导,本品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故可用于高血...

阅读全文
足太阳膀胱经考正穴法(三之三)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14 | 12 阅读

肓门: 十三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铜人》灸三十壮,针五分。 主心下痛,大便坚,妇人乳疾。 志室: 十四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铜人》针九分,灸三壮。《明堂》灸七壮。 主阴肿,阴痛,背痛,腰脊强直,俯仰不得,饮食不消,腹强直,梦遗失精,淋沥,吐逆,两胁急痛,霍乱。 胞肓: 十九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五七壮。《明堂》灸三七壮。《甲乙》灸三壮...

阅读全文
《濒湖脉学》带脉为病
濒湖脉学 | admin | 2025-06-04 | 11 阅读

带脉为病秦越人曰: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溶溶,缓慢貌。明堂曰:带脉二穴,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少腹痛。里急后重,瘛瘲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可针六分,灸七壮。张洁古曰:带脉之病,太阴主之,宜灸章门二穴,三壮。《素问》:曰:邪客于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眇,不可以养息,眇,谓季肋下之空软处)张仲景曰: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若不已,灸章门穴。王叔和曰:带脉为病,左右绕脐腰...

阅读全文
手少阳三焦经 穴主治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6-01 | 11 阅读

手少阳经穴主治《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人心湛寂,欲想不兴,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与命门输泻而出,故号此府为三焦。手少阳三焦经穴歌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丝竹张,和髎耳门听有常(左右四十六穴)。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