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痰热" 的结果

找到 807 条相关结果

春季预防脑血管疾病四攻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25 阅读

古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春季开启了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期。这一过渡季节乍暖还寒,虽是“百草发芽”,亦会“百病发作”,其中最为凶险的当属脑血管疾病。因此,春季防病必须被人们提上重要日程。那么,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时节,如何才能有效防范脑血管病?有什么具体方法应对呢? 通俗地解释说,初春正值春寒料峭之时,季节交替,气温不稳,气压变化较大,气候也比较干燥,正是脑血...

阅读全文
绿豆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 实际拼音: Lǜ Dòu 来源: 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 性味: 甘,寒。 归经: 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大剂量可用4两,煎服。 备注: (1)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汁候冷...

阅读全文
海带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海带根 出处: 福建《医药卫生》 实际拼音: Hǎi Dài Gēn 来源: 为海带科植物海带的根。夏、秋两季收获海带,加工时剪下根蒂,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昆布"条。 功能主治: 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高血压,头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海带根1斤,生姜1.5两,红糖适量,加水煎制成450...

阅读全文
郁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5 | 22 阅读

脉多沉伏。或促或细或代。气郁则必沉而涩。湿郁则必沉而缓。热郁则必沉而数。痰郁则脉弦滑。血郁则脉芤而急促。食郁则脉必滑而紧盛。郁在上见于寸。郁在中见于关。郁在下见于尺。左右皆然。夫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气郁者胸膈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

阅读全文
百病足疗之喘证
中医足疗 | admin | 2025-05-27 | 22 阅读

喘证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冀扁动为特征,常为某些急慢性疾病的主要症状,甚者喘促严重、持续不解,可发生虚脱。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硅沉着病(矽肺)以及癔症等均属喘证范畴。 麻黄汤 组成:麻茸80克,生姜、葱白、吴茱萸,白芷各30克,地龙、紫苏子各40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清水4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约200毫升,放...

阅读全文
龙虎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2 阅读

《丹溪心法》卷三:龙虎丸 名称: 龙虎丸 处方: 白芍 陈皮各60克 锁阳 当归各45克 虎骨(酒浸,酥炙)30克 知母(酒炒)熟地黄各90克 黄柏240克(盐炒)龟版120克(酒浸,酥炙) 制法: 上为末,酒煮羊肉捣汁为丸。 功能主治: 补肾壮骨,滋防养血。治痿证。 用法用量: 每次6~9克,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 冬日加干姜。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龙虎丸 名称:...

阅读全文
牛蒡子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国药典》:牛蒡子 实际拼音: Niú Bànɡ Zǐ 英文名: FRUCTUS ARCTII 别名: 大力子、恶实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 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

阅读全文
肺实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肺实】即肺经邪实。可因风寒,痰热,痰湿,痰火等多种病因而致。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喘咳息粗,胸满胀痛,痰涎壅盛,咯痰稠黄或带血,突然失音等,多属肺实见症。...

阅读全文
杨博良:秉承马派各科特色 本于效用择善而从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1 | 22 阅读

杨博良(1880—1952),大名尔厚,常州市武进县(今为武进区)横山桥镇西崦村人。他是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马氏医术全面继承者。父杨桂亭为清左宗棠手下大将,母亲旗人,为清宗室之女。杨博良自幼聪颖过人,熟读四书五经,经史功底深厚。他目睹了清廷朝纲不振,戊戌变法失败,科举渐废,深感仕途艰险,遂绝意功名,恪守庭训,“不为良相,当为良医”,锐志学医。时孟河名医马培之尚在,杨博良欲拜其为师,马老辞曰年迈体...

阅读全文
热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4 | 21 阅读

小儿之病。惟热居多。夫热有虚有实。实则面红目赤。气粗口干燥渴。小便赤涩。大便坚闭。五心烦热。日夜焦啼。发壮热。宜大连翘饮主之。虚则面白眼青。气微。口中清冷。恍惚神缓。大便稀而小便频。夜则盗汗发虚热。宜惺惺散主之。其有乍冷乍热。怫郁惊惕。上盛下虚。此冷热不调候也。如热在表宜汗。在里宜下。表里俱热则宜解散。其或表里已解。热又时来。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不可再服凉药。必使阳敛于内。身体自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