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痛经" 的结果

找到 1444 条相关结果

空心柳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37 阅读

《中药大辞典》:空心柳 出处: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实际拼音: Kōnɡ Xīn Liǔ 别名: 马尿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柳叶绣线菊(《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绣线菊的全草及根。全年可采,以夏、秋花叶茂盛时采收最佳。洗净,晒干。 原形态: 直立灌木,高1~2米。茎圆柱形,上部灰绿色,近基部褐黄色,表面光滑坚硬。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

阅读全文
峨参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1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参 实际拼音: é Shēn 别名: 土田七[四川] 来源: 伞形科峨参属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以根、叶入药。8~9月地上部分变黄时挖根,洗净煮熟,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 甘、辛、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四川道地药材及川药赏析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30 阅读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钟灵毓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系西南边陲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前沿与通道,山川险峻秀美,气候多样,物产丰富,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中医界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本文从文化角度,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吟唱有代表性的道地川药,介绍川药之功。 西蜀成都聚药商 盛唐家国业辉煌,西蜀成都聚药商。车水马龙人鼎沸,藤花木草气幽香。大慈寺主慈悲事,玉局坛尊局药王。千...

阅读全文
红蓝花酒一(痛经)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29 | 28 阅读

【来源】《金匮要略方论》 【配方】红蓝花一两。 【制法】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 【主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用法】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说明:《普济方》载本方同上,注出“经验良方”。...

阅读全文
身体6个部位最怕冷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7 阅读

虽说“春捂秋冻”,但也要因人、因部位而异。专家介绍,人体从头到脚有6个部位最怕冷,一定要注意保暖。 第一是头 头部容易受风寒,秋冬季节不宜晨起洗头。 第二是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第三是双肩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尤其是中老年人,秋季降温后是肩周炎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双肩的保暖。 第四是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

阅读全文
啤酒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啤酒花 实际拼音: Pí Jiǔ Huā 别名: 忽布、香蛇麻、野酒花 来源: 桑科葎草属植物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以未成熟的绿色果穗入药。8~9月间,果穗呈绿色而略带黄色时摘下,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开始为28℃,6小时后升至45℃为止。一般16~24小时即可干燥。)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抗痨,安神利尿。用...

阅读全文
立冬养生 重在收藏与保暖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7 阅读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今年是11月8日。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中医养生学家主张:冬季养生,避寒就温、歙阳护阴,以使阴阳相对平衡,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关节炎等疾病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人到了冬季病情就会逐渐加重,遇寒冷空气的刺激就会诱发急性发作。有...

阅读全文
冬季练功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6 阅读

提到冬至节气期间保健养生,除了我们要遵循的“顺应四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勿过饥饱;劳逸结合,勿枉作劳;精神修养,陶冶情操”之外。我们可以练几节简便易学、易练习的气功,能为您的冬至养生增添一份“动”的乐趣。 静坐 自然盘膝而坐,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两手相握放在腹前,或拇指掐住无名指的指根,其余四指握住拇指置两膝上。也可坐在沙发或木凳上练功,即采用靠坐式或平坐式的姿势练功,两手舒伸放...

阅读全文
野罂粟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野罂粟 出处: 《宁夏中草药手册》 实际拼音: Yě Yīnɡ Sù 别名: 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吉林中草药》),山米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野罂粟的果实、果壳或带花的全草。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有硬伏毛,折断有白浆。基生叶丛生,长卵圆形,羽状深裂,裂片再作不等浅裂;具长柄。花茎直立...

阅读全文
小铜锤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铜锤 实际拼音: Xiǎo Tónɡ Chuí 别名: 铜锤草、美形金纽扣、细麻药、小麻药、过海龙、黄花草、遍地红、乌龙过江 来源: 菊科金纽扣属植物美形金纽扣Spilanthes callimorpha A. H. Moore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秋季更佳,洗净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 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骨折,跌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