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症瘕" 的结果

找到 727 条相关结果

猪蓼子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73 阅读

《中药大辞典》:猪蓼子草出处: 《分类草药性》 实际拼音: Zhū Liǎo Zǐ Cǎo 来源: 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夏、秋季抽穗时采收。 原形态: ①节蓼,又名:大马蓼。一年生草本,高0.2~1(~2)米。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多分枝,无毛,节部膨大。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大小变化甚大,一般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具暗色斑,下面具腺点,主脉及边缘具伏生的...

阅读全文
苁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7 | 23 阅读

【主治】中药治虚劳内伤,腰膝冷痛,阳痿,滑精,不孕,体虚便秘。 蒙药治泛酸,胃胀,“协日”头痛,阳痿,遗精,早泄,赤白带下,腰腿痛。 【用量用法】 中药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蒙药多入丸散剂。 【出处】《神农本草经》卷一“肉松容: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久服轻身” 三国 魏 吴普 注:“肉苁蓉,一名肉松蓉。”...

阅读全文
鳖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2 | 23 阅读

《中药大辞典》:鳖肉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Biē Ròu 来源: 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肉。 化学成分: 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钙107毫克,磷135毫克,铁1.4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黄素0.37毫克,尼克酸3.7毫克。又每100克含维生素A13国际单位。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味...

阅读全文
鳖甲胶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4 | 23 阅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鳖甲胶 名称: 鳖甲胶 处方: 鳖甲1600两,阿胶240两,冰糖80两,黄酒48两,香油24两。 制法: 先将鳖甲浸泡7天,清水洗刷后取出,下锅煮之,和以上的原料浓缩成胶,装槽散热,凝固后再去槽,切成小块长方形,每斤干重110块左右。每料鳖甲汁子100斤,下白矾24两,计头汁用矾4两,二汁4两,三汁3两,四汁2两,细汁5两,沫水4两,缸底2两。 功能主治:...

阅读全文
中药成语典故●大黄愈疾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6 | 22 阅读

       成语“大黄愈疾”,指中药大黄治愈了疫疾。讲的是蒙古攻略西夏途中,耶律楚材以大黄医治士卒瘟疫疾病的传奇故事。典出《元史·耶律楚材传》(卷146第3456页):“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是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九世孙,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玉泉老人。大蒙古国政治家,是太祖、睿宗、太宗三朝宰辅。他金...

阅读全文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膏药制作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大黄 别名: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原植物形态: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厚。茎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

阅读全文
葶苈子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国药典》:葶苈子 实际拼音: Tínɡ Lì Zǐ 英文名: SEMEN LEPIDII/SEMEN DESCURAINIAE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 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Webb ex 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

阅读全文
“药食两用”之品也要遵守医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21 阅读

社会从原始走向文明,人的认识从粗浅走向成熟。在长期的生活历练中,人们逐渐分清了食物与药物的区别,用来治病的称为“药物”,用作饮食的称为“食物”,而其中部分既能治病、又能作饮食之用的称作“药食两用”之品。 从“上品药”到药食两用 “药食两用”之品在《神农本草经》中归于上品药。所谓上品,是指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比如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又如阿胶,补血滋阴、...

阅读全文
海藻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4 | 21 阅读

《中国药典》:海藻 实际拼音: Hái Zǎo 英文名: SARGASSUM 来源: 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 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夏、秋二季采捞,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 大叶海藻:皱缩卷曲...

阅读全文
理气药之槟榔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槟榔味辛,性温,属理气药范畴。降气破滞是它的特长,兼能行痰下水,消积杀虫。槟榔长于降气,前人经验认为“性如铁石之降”,能把人体最高部位之滞气,降泻至极下之处。所以对于因气逆,气滞所造成的胸腹胀闷,嗳气呕逆,腹澜便难,痢疾后重,脚气水肿等症,都可使用。例如:对胸腹胀闷,常配合枳壳、苏梗、藿香梗、厚朴花等同用。对嗳气呕逆,常配合生赭石(先下),旋复花(布包),苏于,丁香,半夏,竹茹等同用。对腹满便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