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疮毒" 的结果

找到 1540 条相关结果

白叶藤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15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叶藤 别名: 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 来源: 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白叶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 甘、淡,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肺热咯血,胃出血,毒蛇咬伤,疮毒溃疡,疥疮,跌打刀伤。 用法用量: 鲜品3~5钱;...

阅读全文
朱兰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34 阅读

《中华本草》:朱兰 实际拼音: Zhū Lán 别名: 斩龙剑、双肾草、祖师箭、青蛇剑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朱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ia japonica Reichb. F. [P.kungii Tang et Wang; P. yunnanensis Fine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朱兰,陆生植物。高12-25cm。...

阅读全文
皂荚根皮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71 阅读

《中药大辞典》:皂荚根皮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Zào Jiá Gēn Pí 别名: 木乳(《普济方》)。 来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根皮,秋、冬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化学成分: 同属植物山皂荚的树皮、根含少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即3-(3-甲基-2-丁烯基)腺嘌呤。 性味: 《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 ①《纲目》:"根皮:治风...

阅读全文
百足藤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3 阅读

《中华本草》:百足藤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实际拼音: Bǎi Zú Ténɡ 英文名: Creeping Pothos 别名: 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蚣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百足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hos repens (Lour.) D...

阅读全文
飞龙掌血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27 阅读

《中药大辞典》:飞龙掌血叶 出处: 《贵州民药物》 实际拼音: 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Yè 来源: 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叶片。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出血,捣烂敷。"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疖肿疮毒,飞龙掌血叶捣烂外敷。" 《中华本草》:飞龙掌血叶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实际拼音: Fēi Lónɡ Zh...

阅读全文
柳杉叶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5 阅读

《中华本草》:柳杉叶 实际拼音: Liǔ Shān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柳杉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C.japonica(L.f.)D.Don var.sinensis Sied.]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乔木,高达40m。胸围2m以上。树...

阅读全文
诸疮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30 | 24 阅读

一专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疽、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恶疮药中至宝。病危者立效复苏。万无一失。乃家传之秘方。不可轻视。宝之宝之。飞龙夺命丹雄黄(三钱) 朱砂(二钱为衣) 轻粉(五分) 血竭(一钱) 乳香(二钱) 没药 铜绿(各二钱) 胆矾(一钱) 麝香(五分) 寒水石(一钱) 蜗牛(二十一个) 蜈蚣(一条酒浸炙黄去头足) 蟾酥(二钱干煮好酒化)上...

阅读全文
绿豆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 实际拼音: Lǜ Dòu 来源: 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 性味: 甘,寒。 归经: 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大剂量可用4两,煎服。 备注: (1)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汁候冷...

阅读全文
磨盘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6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磨盘根 出处: 《广西中药志》 实际拼音: Mó Pán Gēn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4月采挖,晒干。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干燥根呈圆锥形,粗大,长达15厘米,径约2厘米,有分枝,表面土黄色,皮孔横列,支根痕呈点状突起。质韧,断面白色,纤维性,皮部较厚,与木部易于分离。 性味: 甘淡,凉。 ①《陆川本草》:"味淡,性凉。" ②...

阅读全文
明代医家陈实功珍闻善举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05 | 24 阅读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江苏东海(今江苏南通)人。陈实功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中医史学泰斗李经纬评价说:“陈实功为我国外科学发展史上的著名医学家。从青年时代习外科学,肆力久而求益精,凡四十余年,学验俱丰,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影响广泛而深远。陈氏的外科学术思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国医大师朱良春赞其曰:“先生学识渊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