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疟母" 的结果

找到 111 条相关结果

河南方言里的中医元素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医历史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在河南方言里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河南方言里的中医元素,既是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长期宣传的结果,也和群众对中医的理解密切相关,读来饶有趣味。 攀睛和眵目糊 刚当乡村医生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患者说“攀金眼”这个名词,以为是“眼冒金星”或者是“飞蚊症”之类的疾病。直到有个患者来找我,说得了“攀金眼”,问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我才明白,原来是“翼状胬肉”,中医称之为“胬肉攀睛”,简...

阅读全文
鳖甲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9 | 2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甲胶 实际拼音: Biē Jiǎ Jiāo 别名: 别甲胶 来源: 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背甲熬制成的膏入药。 生境分布: 主产山东、河北。 炮制: 原料:鳖甲、阿胶、冰糖、黄酒、香油。先将鳖甲浸泡7天,清水洗刷后,取出下锅煮和以上其它原料浓缩成胶,凝固后切成长条形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 滋阴...

阅读全文
射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5 | 19 阅读

《中国药典》:射干 实际拼音: Shè Gān 英文名: RHIZOMA BELAMCANDAE 别名: 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 来源: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DC.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结节状,长3~10cm,直径1~2cm。表面...

阅读全文
经典杂病派笃嗜古方的尤怡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31 | 18 阅读

尤怡,字在泾,号拙吾,清代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一生博极群籍,晚年医术尤精。尤氏之师马元仪,曾游于喻昌之门,故尤氏受喻氏之学影响较大,然又能脱出喻氏而自成一家。著作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医学读书记》《静香楼医案》等。 尤怡生平与徐灵胎为同好,共同提倡古医学。他说:“夫治病犹治国也,治国者必审往古理乱之事迹,与正治之得失,而后斟之以时,酌之以势,而后从而因革之。治病者必知前...

阅读全文
疟疾_时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疟疾】古代统称“痎疟”,以寒战、壮热、出汗、定期发作为特征。古人从实践中观察到本病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地带,蚊虫容易孳生繁殖的时侯和环境,认为病因是夏季感受暑邪或接触山岚瘴气,或因受寒湿之邪而引起。邪气潜伏于半表半里,邪正相争,在一定条件下而发病。其分类大致加下:按临床证候分:如发热而汗自出为风疟;壮热烦渴为暑疟;胸闷泛恶、身酸肢重为湿疟;先寒后热、寒重热轻为寒疟;先热后寒、热重寒轻为温疟;但热不...

阅读全文
木鳖子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6 | 17 阅读

《中国药典》:木鳖子 实际拼音: Mù Biē Zǐ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晒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 本品呈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

阅读全文
蜇虫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4 | 17 阅读

《中华本草》:蜇虫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实际拼音: Zhē Chónɡ 英文名: Ground Beetle 别名: 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雌虫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2.Stele...

阅读全文
化症回生丹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温病条辨》卷一:化症回生丹 名称: 化症回生丹 处方: 人参180克 安南桂60克 两头尖60克 麝香60克 片姜黄60克 公丁香90克 川椒炭60克 虻虫60克 京三棱60克 蒲黄炭30克,藏红花60克 苏木90克 桃仁90克 苏子霜60克 五灵脂60克 降真香60克 干漆60克 当归尾120克 没药60克 白芍120克 杏仁90克 香附米60克 吴茱萸60克 元胡索60克 水蛭60克...

阅读全文
加味异功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6 | 16 阅读

《温病条辨》卷三:加味异功汤 名称: 加味异功汤 处方: 人参3钱,当归1钱5分,肉桂1钱5分,炙甘草2钱,茯苓3钱,于术(炒焦)3钱,生姜3钱,大枣(去核)2个,广皮2钱。 功能主治: 辛甘温阳。主疟邪久羁,因疟成劳,而成劳疟;络虚而痛,阳虚而胀,胁有疟母,邪留正伤。 用法用量: 水5杯,煮成两杯,滓再煮1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此证气血两伤,《经》云:劳者温之。故以异功...

阅读全文
黄耆鳖甲饮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7 | 16 阅读

《医略六书》卷三十:黄耆鳖甲饮 名称: 黄耆鳖甲饮 处方: 黄耆3钱(蜜炙),鳖甲3钱(醋炒),白芍1钱半(炒),当归3钱,熟地5钱,山药3钱,茯神2钱(去木),麦冬3钱(去心)。 功能主治: 蓐劳,脉数软弦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产后血气亏损,肝阴虚乏,不能滋荣血室,故日晡潮热,至夜尤甚,谓之蓐劳。熟地补阴以滋血室,黄耆补气以生血脉;生鳖甲滋肝阴以散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