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疝气偏坠" 的结果

找到 36 条相关结果

阴肿疝气 盘肠气痛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5 | 21 阅读

初生杂症论·阴肿疝气一论小儿阴肿疝气者。寒邪所郁也。五倍子烧存性为末。好酒调服。出汗而愈。一治疝气偏坠。肿痛不可忍者。槐子炒为末。每服一钱。入盐三分。黄酒调下。立止。一治小儿疝气。小腹痛引腰脊挛曲。身不能直。京师传。青皮 陈皮 三棱 莪术(炮) 木香 槟榔 川楝肉 芫花(醋炒各五钱) 辣桂 牵牛(生取末各三钱) 巴豆肉(不去油一钱)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三丸。空心一服。午前一服。姜汤下。...

阅读全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8 | 20 阅读

内经曰。肝脉大急沉。皆疝症也。心脉滑搏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又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夫疝者。由荣卫虚弱。寒湿不调。致令邪气乘虚入于心腹中。遂成诸疝。发则小腹疼痛或绕脐逆上抢心。甚则手足厥冷。或大小便闭结。其诸疝因邪气流滞。乃成积聚。令人羸瘦少气。洒淅寒热。嗜卧。饮食不养肌肤。或腹满呕吐。遇寒则痛。又有妇人小腹肿痛。攻击及二腿者。亦疝气也。一论疝气者。阴肿腹痛也。川楝子 小茴香 破故纸 青盐 山...

阅读全文
疝气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1方 【药物】白附子1个。 【制法】研为细末,加口涎调。 【用法】填脐。用于疝气偏坠。 【出处】《本草纲目简编》。 2方 【药物】吴萸、川楝子各9克,小茴香12克。 【制法】共为细末。 【用法】布裹脐上。用于疝气疼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3方 【药物】盐250克。 【制法】炒热,布包。 【用法】趁热熨敷脐部。用于疝气疼。 【出处】《食物疗法》。 4方 【药物】酢浆草、天胡荽各...

阅读全文
栗树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2 | 15 阅读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调经。主疝气偏坠;牙痛;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各家论述】 1. 汪颖《食物本草》:治偏肾(疝)气,酒煎服之。 2.《四川中药志》:治血痹。 【摘录】《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腹部(治病要穴[医学入门]之)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腹部 ◎膻中:主哮喘,肺痈,咳嗽,瘿气。 ◎巨阙:主九种心痛,痰饮吐水,腹痛,息贲。 ◎上脘:主心痛,伏梁,贲豚。 ◎中脘:主伤者,及内伤脾胃,心脾痛,疟疾,痰晕,痞满,翻胃,能引胃中生气上行。 ◎水分:主鼓胀绕脐,坚满不食,分利水道,止泄。 ◎神阙:主百病及老人、虚人泄泻如神。又治水肿,鼓胀,肠鸣,卒死,产后腹胀,小便不通,小儿脱肛。 ◎气海:多灸能令人生子。主一切气疾,阴症痼冷,及风寒暑湿,水...

阅读全文
橘核药酒(疝气)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来源】《中医验方汇选》 【配方】橘核、荔枝核、川楝子(盐炒)各9克,小茴香、牡蛎粉各15克,葫芦芭9克,肉桂6克,青皮9克,高梁酒500克。 【制法】将上药粉碎,装入瓶内,用酒浸泡3-4月,过滤去渣即成。 【主治】肝肾阴寒,疝气偏坠,阴囊肿大,起消无常,痛引脐腹,因劳累或受冷即发等症。 【用法】每日2次,每次适量而饮。小儿禁用。...

阅读全文
茼蒿中富含氨基酸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3 阅读

茼蒿享有“天然保健品,植物营养素”之美誉,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钙、磷、铁、粗纤维以及挥发油、胆碱等成分外,最大的营养优势即是所含的氨基酸。众所周知,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主要物质,而蛋白质又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食物里常见的氨基酸有20余种,其中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的有8种,必须由食物中获得,以维持身体的需要,故这8种氨基酸又称为必需氨基酸。茼蒿不仅含有多种氨基酸,而且其中赖氨酸、亮氨酸...

阅读全文
臭梧桐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1 | 13 阅读

功能主治 祛风;降压;止痢。主风气头痛;高血压病;痢疾;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或浸酒。 附方 ①治风气头风:臭梧桐花阴干,浇存性为末。每服二钱,临卧酒下。(《医方集听》) ②止痢:隔中臭梧桐花,煎汤服。(《纲目拾遗》) ③治疝气偏坠:鲜臭梧桐花五钱。捣烂泡酒服。(《泉州本草》) 摘录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猪蹄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9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猪蹄甲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Zhū Tí Jiǎ 别名: 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 来源: 为猪科动物猪的蹄甲。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炮制: 《千金·食治》:"酒浸半日,炙焦用之。" 性味: 咸,平。 ①《本经》:"平。" ②《药对》:...

阅读全文
奇经八脉·任脉(共24穴之前5穴)
针刺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奇经八脉·任脉(共24穴之前5穴)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2.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3.主治概要: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1) 会阴 Huìyīn[定位] 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