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疖肿" 的结果

找到 1078 条相关结果

白龙头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9 | 99 阅读

《中药大辞典》:白龙头 出处: 《南京民间药草》 实际拼音: Bái Lónɡ Tou 来源: 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春、夏采。 原形态: 原植物详"山莴苣"条。 生境分布: 产江苏、河南。 性状: 幼苗时,根呈块状,簇生。卵圆形,肉质,表面黄褐色,平滑;老时伸延呈圆锥形而细长,侧生支根。纤细,干后现皱缩的纵条纹。 性味: 《河南中草药手册》:"苦,寒,有小毒。" ...

阅读全文
飞龙掌血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28 阅读

《中药大辞典》:飞龙掌血叶 出处: 《贵州民药物》 实际拼音: 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Yè 来源: 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叶片。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出血,捣烂敷。"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疖肿疮毒,飞龙掌血叶捣烂外敷。" 《中华本草》:飞龙掌血叶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实际拼音: Fēi Lónɡ Zh...

阅读全文
锯齿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5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锯齿草 实际拼音: Jù Chǐ Cǎo 别名: 五月莲、齿叶泥花草 来源: 玄参科母草属植物齿叶母草Lindernia ciliata (Colsm.) Pennell [Ilysanthes serrata (Roxb.) Urba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多鲜用。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止痛。用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产后瘀...

阅读全文
二色蜀葵可入药 和血止血散毒结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24 阅读

炎热的三伏天,很多花朵经不住“烤验”,纷纷“躲”了起来。这个时节盛开的鲜花不多,阳台上的花卉更少,但是有一种花卉却在很多寻常人家怒放,它就是娇艳却不媚俗,华丽而不招摇的蜀葵,因其花茎瘦高,花多红色,又被唤作“一丈红”。值得一提的是,蜀葵的“蜀”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古代此花的原产地巴蜀,二是形容它的高大,中国辞书之祖《尔雅》中称它为菺,“菺,戎葵。”“戎、蜀皆大之名”。 五代南唐的张翊所著的《花...

阅读全文
细叶野牡丹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3 阅读

《中华本草》:细叶野牡丹 实际拼音: Xì Yè Yě Mǔ Dān 别名: 铺地稔、山公榴、水社野牡丹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细叶野牡丹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intermedium Dunn[M.kudoi Sasaki;M.suffruticosum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矮小灌木,高30-6...

阅读全文
漏芦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23 阅读

《中国药典》:漏芦 实际拼音: Lòu Lú 英文名: RADIX RHAPONTICI 别名: 狼头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

阅读全文
小满防病首选“三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到了小满,气候就已经很热了。夏天易患的疾病开始频频出现.而针对这些问题,“三花”可以有效解决。 金银花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它是古代清热解毒的圣药。现代医学研究征实,金银花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广泛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口糜目赤以及外科皮肤疮疡、丹毒等症。在酷暑炎夏,金银花可清热、降温、解暑,并对预防夏季小儿痱毒疖肿等病症也有良好作用。 菊花 中医认为.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风清...

阅读全文
葎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葎草 实际拼音: Lǜ Cǎo 别名: 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簕草、大叶五爪龙、拉狗蛋、割人藤 来源: 桑科葎草属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Merr.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段晒干。 炮制: 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 甘、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肺结核潮热,肠胃炎,痢疾,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

阅读全文
背痈差点要了宋江的命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3 | 22 阅读

《水浒传》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成功刻画了林冲、李逵、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梁山好汉鲜明的形象。从中医的视角看,书中记述的还有许多疾病值得探讨,如宋江患背痈这一细节。 宋江患“背痈”险丧命 在《水浒传》“托塔天王梦中显圣”一回中,宋江用兵攻打北京,不得破城。宋江好生忧闷,当夜帐中伏枕而卧,梦见晁盖,说他“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 ,醒来却是...

阅读全文
赶走老年病的家庭自疗法
老年保健 | admin | 2025-05-09 | 22 阅读

2012年已经到来,为了更好地向老年人普及保健知识,推出一系列老年病的家庭疗法,希望对老年人祛除疾病,早日康复,延缓衰老,健康长寿起到积极意义。 捏脊法助老年病康复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尤其对中老年朋友,在神经衰弱、腰背疼、高血压、哮喘、腹泻等老年病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捏脊法由捏法、捻法、提法、推法等多种手法复合而成,常施于脊柱两侧,分拇指前位捏脊法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