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疔疮走黄" 的结果

找到 21 条相关结果

诸疮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30 | 24 阅读

一专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疽、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恶疮药中至宝。病危者立效复苏。万无一失。乃家传之秘方。不可轻视。宝之宝之。飞龙夺命丹雄黄(三钱) 朱砂(二钱为衣) 轻粉(五分) 血竭(一钱) 乳香(二钱) 没药 铜绿(各二钱) 胆矾(一钱) 麝香(五分) 寒水石(一钱) 蜗牛(二十一个) 蜈蚣(一条酒浸炙黄去头足) 蟾酥(二钱干煮好酒化)上...

阅读全文
红丝疔
外科骨伤科 | admin | 2025-05-20 | 21 阅读

【红丝疔】疔疮之一种。以患处有红线样一条由四肢走向躯干(向心性),故名。系内有心火炽盛,外有破伤感染所致。多发于手臂前侧及小腿内侧。症见红线由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寒热,头痛,纳呆,乏力等症;红丝较细,经治疗可迅速痊愈。若红丝较粗,并向躯干蔓延者为重,如伴有高热、神昏、胸痛、咳血等症,则属“疔疮走黄”。...

阅读全文
疔疮走黄
外科骨伤科 | admin | 2025-06-05 | 18 阅读

疔疮走黄】疔毒迅速走散内陷,入于血分;现神识不清等症,局部肿势漫溢者,称为“疔疮走黄”。多由热毒炽盛或早期失治,或挤压碰伤,或过早切开,邪毒扩散所致。主要表现为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伴有寒战高热,头昏痛,烦燥,胸腹胀闷,四肢无力,舌红绛,苔黄糙,脉洪数或弦滑数;或伴有恶心呕吐,舌硬口干,便秘或腹泻;重证可有神昏谵语、痉厥等症状。皮肤常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身发黄,也可因脓毒流注而...

阅读全文
上海市顾氏外科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7 | 14 阅读

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世家。在百余年的传承中,顾氏外科立足传统中医理论,融汇历代外科医家所长,形成了融顾氏特色理论、顾氏特色诊治、顾氏特色外治法、顾氏特色方药等于一体的学术体系。 顾氏外科由顾云岩创立,第二代顾筱岩被称为“疔疮大王”,与当时伤科名医石筱山、妇科名医陈筱宝并称“上海三筱”。第三代顾伯华是顾氏外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也是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奠基人。 第四代传人陆德铭、马绍尧、唐...

阅读全文
人中疔
外科骨伤科 | admin | 2025-05-30 | 13 阅读

【人中疔】疔疮生在人中穴处,故名。又称“龙泉疔”。若疔生于承浆穴的,名“承浆疔”;生于口角外方的,名“虎须疔”,又名“虎渍毒”。皆由肾和督脉二经火毒上攻所致。初起小疙瘩,形如豆粒,坚硬肿痛,兼见寒热等全身症状,切忌用手挤压,否则容易发生“疔疮走黄”。...

阅读全文
佛甲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0 | 13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 ①《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 ②《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 ③《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疾,水煎服;捣烂敷疮散毒。 ④《广州植物志》:捣汁服能退热,止渴,止赤、白痢;作含漱药能消咽喉口舌肿;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翳。 ⑤《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解火毒。外敷鸡眼。 ⑥《本草推陈》:对于各...

阅读全文
与疾病相关成语典故●附骨之疽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08 | 13 阅读

附骨之疽,这个成语原为医学术语,即中医病名“附骨疽[jū]”。指风寒湿热毒气深陷,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又称骨疽、骨痈、贴骨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因细菌感染导致骨骼化脓坏死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此病症因唐朝以后中医外科手术医技逐渐失传,而其病灶深藏骨内,当时的传统治疗手段难以清除,常需截肢保命。后喻侵入到内部甚至核心却又难以摆脱的敌对势力或困...

阅读全文
独树一帜的岭南皮肤病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6 | 12 阅读

秦汉时期,中原居民南下迁徙,将中原医学带入岭南,萌生了原始的岭南医学;成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唐宋元,鼎盛于明清,在外治法、手术、辨证、治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皮肤科作为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现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岭南皮科逐渐发展完善,逐渐从中医外科范畴细分出来,形成了岭南皮肤病学术流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皮肤外科名医有黄耀燊,其后有禤国维、张曼华、陈汉章等,继之是禤国维的弟子陈达灿、卢...

阅读全文
南通中医外治小道旧俗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2 阅读

江苏省南通市位于长江口北岸,旧名“南通州”,素以“崇川福地”著称。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1555—1636)是南通人心目中的偶像,在南通秀丽的南濠河畔矗立着他的塑像,供人们敬仰。陈实功年方弱冠即对痈疽、疮疡、瘿瘤、脏毒、痔漏等外科疾患开展临床诊疗,大江南北慕名求治的患者络绎不绝。万历十六年(1588年),年仅33岁的陈实功以高超的医技救治一名妇女疔疮走黄危症,“调治百日外方愈”。陈氏《外科正宗》曾...

阅读全文
指疔
外科骨伤科 | admin | 2025-05-18 | 11 阅读

【指疔】疔疮疾患之一。是生在手指上的疔疮的总称。以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如生在手指头的叫“蛇头疔”;生于指甲两旁,形如蛇眼的,叫“蛇眼疔”;长在指甲根后面的,叫“蛇背疔”;长在手指中节的,叫“蛀节疔”;生而指中节掌面,肿胀如鱼腹,色赤疼痛的,称“蛇腹疔”或称“鱼肚疔”;指全肿,色紫,形如泥鳅,焮热疼痛连及掌背及肘臂,伴有恶寒发热的称“泥鳅疔”。均由破伤感染或肺腑火毒郁发所致。各种指疔,一般疼痛较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