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疏通经气" 的结果

找到 23 条相关结果

针灸穴位治疗各类痛证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23 阅读

针灸止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现介绍8个穴位,对缓解各类疼痛有显著效果。 针刺风池穴治疗偏头痛   取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在颈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采取正坐位,直刺风池,针尖向对侧目内眦,深度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30秒钟,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连续针刺1~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根...

阅读全文
肺脏导引法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29 | 20 阅读

原载《遵生八笺》文曰:可正坐,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背,向上三举,去肺家风邪积劳。又当反拳捶背上,左右各三度,去胸膀闭气风毒。为之良久,闭目叩齿而起。 临床应用:可治疗胸闷,调畅背部气血,疏通经气。 【练功方法】 练功时采取自由盘膝坐式或端坐于床沿,用两手掌按于体侧床面或床沿上,闭目、调息、宁神;然后以两手支撑床面或床沿,团身拱背,身体上举,臀部离床(但两脚不离床或不离地,否则太累),再恢复原来姿势...

阅读全文
艾灸太白穴 消除肌肉酸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20 阅读

生活中大家都有过这种体会,若很久不运动之后突然运动,或突然提了一次重物,常常会肌肉酸痛,浑身不舒服,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医理论里,脾主肌肉,当人突然运动或搬提过重的物品时,会导致脾气一下子耗费过多,使肌肉内部气亏,而艾灸脾经原穴太白,可以调理疏通经气,迅速消除肌肉酸痛的症状,运动过度造成的局部受伤也可使用这个方法。一般半小时就可以解除这种酸痛。 太白穴位于脚内侧,大脚耻骨鼓...

阅读全文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针灸治病是采用独特的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达到其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 调和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

阅读全文
太白穴--脾系统的首选保健大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16 阅读

从五行上看,脾属土,所以足太阴脾经又称土经,作为脾经上的穴位太白也属土。“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里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 太白穴位丁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是脾经的原穴。所谓原穴,就是这条经络上具有统摄作用的穴位,它对相对应的脏腑十分重要。所以说太白穴对于脾系统的保健来说非常重要。此穴为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

阅读全文
自我按摩治面瘫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03 | 16 阅读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瘫主要为脑血管病变而引起,同时伴有半身瘫痪;周围性面瘫主要为感受风寒或病毒感染所致,最为常见。患了面瘫,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自我按摩治面瘫 1、双手拂面:四指并拢,两手掌自下颏沿鼻两侧向上推至额部,再从额分推至太阳穴,沿面颊推至下颏。用力要轻柔,共推8次。 2、捏患侧额部:用手的拇指、食指捏患侧的额部,从眉头至眉梢捏8次。 3、推擦太阳穴:...

阅读全文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26 | 15 阅读

针灸治病是采用独特的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达到其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 调和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

阅读全文
迅速按压郄门穴 有效缓解心绞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5 阅读

心绞痛来势汹汹,可迅速按压郄门穴以缓解病情,此穴位于腕横纹上5寸处,可以在用右手拇指点揉左侧穴位的同时顺时针转左手腕就可揉出来了。当病情非常危急的时候,甚至可以用牙签、发卡等物品强烈刺激此穴位。此法也适用于出现心律失常时。 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都是治急性病的。郄门穴比较深,郄门穴的“郄”本是空隙之意,郄穴更像是心包经上的“消防警察”,几乎是哪里有什么需要救急的它就奔向哪里,是专门用来救急“...

阅读全文
背部保健应重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14 阅读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阳经,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经之海”,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气、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由此可见,人体的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刺激这些经络和穴位,对内脏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达到...

阅读全文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19 | 13 阅读

针灸治病是采用独特的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达到其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 调和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