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血补髓汤" 的结果

找到 8 条相关结果

掰手腕比胜负 小心胳膊骨折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22岁的小李是大二学生,近日在一家健身房健身时,遇到昔日好友,谈笑中朋友提议要与他掰掰手腕,比比谁的力气大,小李欣然应允。第一个回合,朋友胜了,小李不服气,要再来一个回合,两人持续用力僵持着,当他猛然用力掰下去时,就听胳膊肘上方“咔嚓”一声,顿感剧烈疼痛,胳膊像断了一般,一点也用不上力气。朋友急忙送他到医院骨科就诊,经拍X线片检查,诊断为右肱骨下段骨折,需要住院治疗。 掰手腕会扳折骨头 掰手腕是...

阅读全文
肘臂部骨折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17 | 10 阅读

肘臂部骨折即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和尺骨鹰嘴骨折三者的总称,又可称为“臑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析又称为“肘骨骨折”“鹅鼻骨骨折”。《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一名肱,俗名胳膊,乃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肘骨者,肐膊中节上、下支骨交接处也,俗名鹅鼻骨。若跌伤其肘尖向上突出,疼痛不止。”导致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为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肘臂部,造成...

阅读全文
生血补髓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09 | 10 阅读

《伤科补要》卷三:生血补髓汤 名称: 生血补髓汤 处方: 生地 白芍 川芎 黄耆 杜仲 茄皮 牛膝 红花 当归 续断 功能主治: 生血补髓。治上骱后,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

阅读全文
论治法
跌打秘方 | admin | 2025-06-01 | 4 阅读

大凡头上受伤、脑髓出者,难治;骨色青者,亦难治。若他处骨肉破碎,即将空痛散敷之,内服疏风理气汤五、六剂。伤口平复,再投补血顺气汤。若有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之症,急以飞龙夺命汤投之。若目受伤,将收珠散敷之,用银簪脚以井花水蘸药点血筋上,次以青布或用旧青绢汤洗揉,随用还魂汤二服,待其平复,再服生血明目饮。若鼻梁骨断,先用接骨散敷之,次用生肌散菜油调搽,再服活血止痛散。如口唇缺破,先敷代痛散,随...

阅读全文
接骨入骱(骨之小笋也)用手巧法
伤科大成 | admin | 2025-05-25 | 4 阅读

凡人之头无骱,亦无损折,只有跌打碎伤等症,若脑浆出者不治,骨青者难治,碎骨如大者可治,过大者不治。接骨入骱者,两手捏平其筋骨,复于旧位。或先拽之离而后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缺。且骨有截断、碎断、斜断之分,骱有全脱、半脱之别,筋有弛纵、卷挛、翻转、离合各门,在肉内者用手摸之自知。盖伤有重轻,接拿有合宜、不合宜之法。故愈有迟有速,而得完全或遗残废者,总责乎手法也。然体质壮者易愈,元气弱...

阅读全文
第二十一则·臀骱骨
伤科补要 | admin | 2025-06-20 | 2 阅读

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其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机,又名髀枢,即环跳穴处也,俗呼臀骱。若出之,则难上,因其膀大肉浓,手捏不住故也。必得力大者三、四人,使患者侧卧,一人抱住其身,一人捏膝上拔下,一手揿其骱头迭进;一手将大膀曲转,使膝近其腹,再令舒直,其骱有响声者,以上。再将所翻之筋向前归之,服生血补髓汤,再服加味健步虎潜丸。若骱不上,则臀努斜行,终身之患也。慎之!   ...

阅读全文
第十九则·曲骱
伤科补要 | admin | 2025-06-13 | 2 阅读

肘骨者,胳膊中节上下支骨交接处也,俗名鹅鼻骨。上接 骨,其骱名曲 。自肘至腕,有正辅二根∶其在下而形体长大连肘尖者,为臂骨;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转骨。叠并相倚,下接于腕骨。其骱若出,一手捏住骱头,一手拿其脉窝,先令直拔下,骱内有声响,将手曲转,搭着肩头,肘骨合缝,其骱上矣。服生血补髓汤,或紫金丹。   ...

阅读全文
第二十二则·大楗骨膝盖骨
伤科补要 | admin | 2025-06-08 | 2 阅读

大楗骨,名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锤,接于 骨,统名曰股,乃下体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其下有膝盖骨,即连骸,又名膑骨,形圆而扁,覆于楗 上下两骨之端,本活动物也。内面之筋,上过大腿至两胁,下过 骨至足背。《内经》曰∶膝乃筋之府。若伤之,上连腰屈疼痛,下移 骨 肿,或足腹冷硬,步履斜行,或膀子重伤,后成黄病。服紫金丹,再茵陈等汤治黄病之药收功。若膝盖离位,向外侧者,则内筋肿胀;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