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绿" 的结果

找到 63 条相关结果

治疗小儿咳喘、流感的药茶方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6-01 | 24 阅读

小孩生病,最让人可怜,况且小孩无人乐意看病吃药,一则耐不住性子,二则看病要吃药,而这是他们最为反感之事。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奈何他们就是受不得那个苦字。若用茶药方,则大大减轻了药之苦性,也使得小孩们甘心吃药了。 一、绿茶蛋 配方:绿茶15克,鸡蛋2只。 用法:水煮熟食用。 功效:可作小儿咳喘的辅助食疗。 二、绿豆茶 配方:绿豆50粒捣碎,青茶1-3克,冰糖5克。 用法:沸水冲泡服饮。 功效:...

阅读全文
绿豆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 实际拼音: Lǜ Dòu 来源: 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 性味: 甘,寒。 归经: 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大剂量可用4两,煎服。 备注: (1)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汁候冷...

阅读全文
解毒活血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医林改错》卷下:解毒活血汤 名称: 解毒活血汤 处方: 连翘6克 葛根6克 柴胡9克 当归6克 生地15克 赤芍9克 桃仁24克(研)红花15克 枳壳3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治瘟毒吐泻初起。现用于麻疹、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灰质炎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注意事项: 若见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备注: 方中连翘、葛根、柴胡、甘草清热解毒;...

阅读全文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31 | 17 阅读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神农氏”。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素来深受大众喜爱。各个时期不同形式的饮茶习惯,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其中不仅包含了最基础的饮茶活动,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其人文精神。中医学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中医养生文化对茶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在饮茶活动中不断探索其健康属性,从根本上认识和体会到饮茶的价值及意义。正因如此,中医养生...

阅读全文
绿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8 | 17 阅读

绿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祛火消暑 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祛火消暑的功能,常喝绿豆汤能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绿豆与其他食品一起烹调疗效更好,如绿豆银花汤:取绿豆100克、金银花30克,加水适量煮10分钟左右即可,喝下清汤暑气全消。 绿豆汤究竟一天喝多少才合适?可以根据个人自身的情况来定,体质强壮,容易上火,甚至身体有毒热的人,就可以喝浓一点的绿豆汤,多喝几碗也没关...

阅读全文
“姑娘”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7 阅读

“姑娘”学名叫“菇娘”,在中国北方称为“菇茑”(音)或“姑娘”。是北方的一种特别的水果,从中医“药食同源”上说,也是一味中药。野生于全国各地,尤以东北为多。 好吃的“菇娘”有黄菇娘(家菇娘)、红菇娘(山菇娘)和大鼻子菇娘(紫菇娘)三种。成熟的“菇娘”外面有层鼓膨膨的网状枯叶包裹着,有点像纸灯笼,里面的浆果成熟后为金黄色或红色。黄“菇娘”又叫甜菇娘、金菇娘,还有的地方叫洋菇娘,口感特别香甜,是一种...

阅读全文
心叶风毛菊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3 | 17 阅读

《中华本草》:心叶风毛菊 出处: 本品以山芍药之名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九,谓:"山芍药生建昌。丛生绿茎,高三四尺。大叶如马蹄而尖,甚长,深齿粗纹,面深绿,背淡青。秋深开紫花,瓣尖如针,端有须,绿跗如刺,密攒而上,上医以根、叶治风寒。"所附图:叶互生;叶片类心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锐锯齿,类似掌状网脉;叶柄长,基部扩大。头状花序,伞房状排列;总苞苞片多层,先端长尖。植物形态酷似现在使...

阅读全文
内伤伏气致病学术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伏气致病说肇始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春夏秋冬四时之伤,所致以后发生温病、飧泄、痎疟、咳嗽等病,可谓伏气致病学说之源。其中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最先引发医家关注,伏气温病说成为医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例》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宋代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至春分之时,伏寒欲发,故云今月之内,欲有伏气”(《...

阅读全文
青礞石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20 | 16 阅读

青礞石又名礞石。载《嘉祐本草》。系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Lapischloritio全年均可采。采挖后,除去泥砂和杂石。 【炮制方法】1.青礞石《嘉祐本草》:“研为细粉。”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泥土,砸碎或研成粗粉。 2.煅青礞石(1)明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炭火烧一伏时。”《丹溪心法》:“煅。”《医学入门》:“入盐泥固济罐内,火煅一日细研。”《车经逢原》:“煅过,杵...

阅读全文
荷莲豆菜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3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荷莲豆菜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实际拼音: Hé Lián Dòu Cài 别名: 团叶鹅儿肠、地花生、痞子草(《贵州民间药物》),荷连豆、水青草、青蛇仔、有米菜(《海南植物志》),串钱草、水荷兰、水流冰、青钱草(《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荷莲豆的全草。 原形态: 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光滑,近基部分枝,枝柔弱,长60~90厘米。叶对生,具短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