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理病理观" 的结果

找到 3 条相关结果

壮医的生理病理观
壮医 | admin | 2025-05-16 | 13 阅读

壮医认为内脏气血骨肉,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基础。位于颅内和胸腔、腹腔内相对独立的实体都称之为脏腑,没有很明确的“脏”和“腑”的区分观念。颅内容物壮语称为“坞”,含有统筹、思考和主宰梢神活动的意思。如精神病出现精神症状,壮医统称为“玛乱”或“坞乱”、即总指挥部功能紊乱的意思。壮语称心脏为“咪心头”,有脏腑之首的意思。称肺为“咪体”、肝为“咪叠”,胆为“咪背、肾为“咪头”,胰为“咪曼”,脾为“咪隆”(...

阅读全文
壮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壮医 | admin | 2025-05-17 | 11 阅读

壮族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规范化文字,使得壮族医药理论在很长时期内得不到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文字总结,因此缺乏系统的文字记载。医疗经验除了在一些史书、志书中有分散的记载外,主要是通过民间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发展,近十多年来的发掘、整理、研究和总结,依靠现代自然科学的许多先进成果,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壮医药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验证和理论思维,到现在壮医基础理论...

阅读全文
壮医对人体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认识
壮医 | admin | 2025-05-13 | 11 阅读

壮族地区民间历史上有拾骨迁葬(即二次葬)的习俗,加上长期渔猎及对禽畜的屠宰观察,因而很早就具有一定的解剖知识。北宋庆历年间,在壮族聚居的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和环江县境内)曾发生了一次壮族农民起义。统治者以劝降诱捕的方法,捕获了欧希范、蒙干等义军首领56人,全部杀害。并命宜州推官吴简及一些医人,对尸体解剖。在解剖过程中,还从医学角度进行了一些观察:如“蒙干多病嗽,则肺胆俱黑;欧诠少得目疾,肝有白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