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理平衡"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保健养生中的六“最”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最宝贵的财富是健康 提到财富,人们都会关注物质的钱财和精神的文化,却常常疏忽了自身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53就叫响了“健康就是金子”的口号,旨在唤起人们要像对待金子一样珍惜健康,要善待生命,善待生活,善待自身。 为什么当生命之树刚到春季就会落叶萧萧、一派秋色了呢?其实这并不奇怪,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告诫人们:“不要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遗憾的是人们常常来去匆匆,把这些忠告当成耳旁风,...

阅读全文
壮医学疾病诊断的要点
壮医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一)痧 痧又名发痧、痧气、痧麻等。该病以全身胀累、头昏脑胀、胸腹烦闷、恶心、倦怠无力、胸背部透发痧点、甚则昏迷、四肢厥冷、或吐或泻、或寒或热、或胀或痛、或唇甲青紫为主要表现。目诊可见“勒答”脉络较红、散乱,甲诊可见甲红紫。痧症—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见。本病多由体弱气虚者,外感痧毒、热毒、暑毒等,或饮食不节,内伤谷道,发而为痧。痧病治疗不当,每易变生他病,故民间壮医有“万病从痧起”之说。...

阅读全文
针炙为什么能治疗疾病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25 | 14 阅读

针和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人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适当的手法,以疏经活络,调和气血。灸法一般是指用艾柱或艾卷点燃后, 熏灼穴位的皮肤,达到温通气血、散寒止痛的目的。二者都是通过穴位、经络调节人体脏腑气血,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治病原则与内服药物一样,虚证用补,实证用泻。针灸具有的治疗作用包括: (1) 调整作用。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病证的属性来调节机体的“偏盛偏衰”,...

阅读全文
冬季养生之环境调摄篇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3 阅读

冬季,外界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一般保持16?20℃较适合,以18℃为最理想。若室温过高,会令人感到闷热或干热而头昏脑胀,萎靡不振。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涩,久而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造成疾病。而室内温度过低,则会大大消耗人体的热能,令人感到寒冷;身体虚弱者会引起寒战;胃肠虚弱者会引起腹胀、胃肠痛,甚至引起关节炎等疾病。 至于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一般以30%?70%为宜。...

阅读全文
藏医的三因学说
藏医 | admin | 2025-05-23 | 13 阅读

隆、赤巴、培根为藏语音译,汉译有译为“气、胆、痰”者,有译为“气(或风)、火、粘液(或水和土者)”,即所谓的三因。三因学说是藏医学的理论核心之一。 隆,是人体的一种动力,与中医的“气”的概念相似。藏医认为“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根据其不同生理机能和存在部位分为以下五隆: 索增隆:也称维命隆。存在于人体头顶,相当中医百会穴,运行于咽喉和胸部。主司吞咽、呼吸、唾液分泌、喷嚏、饱呃。 紧久隆:亦...

阅读全文
寒冷冬季如何防病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13 阅读

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气候。冬天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方好。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

阅读全文
长寿缺不了性爱
老年健身 | admin | 2025-05-19 | 12 阅读

  传统观念认为,性兴趣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思想健全的中年人将逐渐厌倦性生活,老年人则应该根除性欲。实际上,这是违背客观事实的。 众多例子告诉我们,美满的婚姻和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一剂良药。 德国工人领袖台尔曼有一句名言:“爱就是快乐,她像阳光,透过一切苦难、悲哀、失败和忧虑,照耀着一切有生之物。”现代生理和心理学研究都证明,精神愉快时,人体会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将血液流量、神...

阅读全文
长寿七相伴
老年健身 | admin | 2025-05-15 | 12 阅读

长寿的人往往有一些相似的特征,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健康长寿之道,却值得借鉴。 寿与众伴 生命之树欲常青,需要有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做到与周围人融洽相处。与众为伴、远离孤独的人,生活充实、有安全感、充满信任、爱心和友情,有利于保持心理和生理平衡,健身延寿。 寿与动伴 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老年人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运动,如扫地、浇花、登楼、做操、户外散步、慢跑、跳交谊舞、旅游等,可强...

阅读全文
冬天如何健康窝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7 | 11 阅读

1、注意保持室内温湿度 冬天,室外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一般保持16℃~20℃较适合,以18℃为最理想。若超过这个温度会使人感到闷热或干热而心烦,令人头昏脑涨,萎靡不振。时间长了,会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涩,久而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引起生理变化,造成疾病。尤其是北方冬天用火炉烧煤取暖的房间,温度过高时,特别容易引起外感风寒。若室内温度过低,会使人体散热过快,消耗人体的热能,令人感到寒冷...

阅读全文
寿与七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11 阅读

寿与众伴 生命之树欲常青,需要有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做到与周围人融洽相处。与众为伴、远离孤独的人,生活充实、有安全感、充满信任、爱心和友情,有利于保持心理和生理平衡,健身延寿。 寿与动伴 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老年人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运动,如扫地、浇花、登楼、做操、户外散步、慢跑、跳交谊舞、旅游等,可强身健体、舒筋活络。 寿与艺伴 即使身上没有多少“艺术细胞”,也应培养艺术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