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玻璃罐" 的结果

找到 74 条相关结果

荨麻疹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31 | 20 阅读

1方(神阙穴拔火罐法) 【用法】①法 :患者仰卧,将酒精棉球着火迅速投入罐内 ,随即取出,乘势将罐扣在脐部(神阙穴),待3~5分钟后将火罐取下。连续拔罐3次为1次,1日1次,3次为1疗程。②法:准备玻璃罐头瓶1个及大于脐眼的塑料瓶盖1个,酒精棉球若干。治疗时用1枚大头针扎入塑料盖,将酒精棉球插到大头针尖上点燃,立即将玻璃瓶罩在上面,待吸力不紧后取下,连续拔3次。每日1次,3天为1疗程。用于荨麻疹...

阅读全文
肌筋膜炎磁圆梅针疗法
磁圆梅针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肌筋膜炎又称“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肌筋膜及肌肉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多发于寒冷,潮湿地区的腰背部超负荷劳动、长期固定坐姿的人群中。 叩刺部位:病变局部,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委中、合谷、太冲。 操作规程:患者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磁圆梅针圆针头叩刺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3~5遍;用磁...

阅读全文
拔罐疗法发展概况
拔罐文化 | admin | 2025-05-10 | 17 阅读

拔罐法,俗称拔火罐,是以罐子为工具,用火燃烧造成罐内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及局部皮肤充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之为“角法”,是一种用挖空的兽角(动物犄角)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脓肿后以角来吸拔脓疮、吸除脓血的外治法。早在两千多年前,《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古人用“兽角”做成罐具治疗疾病的记载。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牛角来治疗...

阅读全文
拔罐的方法与应用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一、拔罐的方法:拔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火罐法 :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有下列几种方法: (1)投火法: 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

阅读全文
什么是拔罐疗法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5 | 16 阅读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 拔罐疗法采用的工具——罐,有许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等,甚至家中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临床中用得较多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而橡胶罐在家庭中...

阅读全文
走罐法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又名推罐法。此法多用玻璃罐,选口径较大且罐口平滑厚实者为佳。先在罐口或走罐所经皮肤上涂以温水或红花油等,用闪火法将罐吸好后,以一手或双手握住罐体并将其略微上提,由上而下,慢慢推动,亦可在皮肤表面上下来回推拉,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或充血为度。待觉火罐吸力不够时,须重新闪火拔罐。适于腰背、大腿等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

阅读全文
刺血(刺络)拔罐法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03 | 16 阅读

将施术部位消毒后,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要求,先用三棱针由外向内点刺或用梅花针等叩打局部微微出血,然后拔火罐,可加强刺血法的疗效。此法应用较广泛,但施用本法时须严格遵守刺血法要求,以免发生意外。如用于疖肿疮痈时,先在局部用碘酒或酒精消毒,然后用已消毒的细三棱针在患部浅刺数下放出脓血,即刻用闪火法将玻璃罐拔上,如脓血渗出不多,再拔一二次,有排除脓血及炎性渗出物,消肿止痛,防止扩散之功。...

阅读全文
火罐的种类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15 阅读

角制罐 用牛角或羊角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口端用锯锯齐平,打磨光滑。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6cm、5cm、4cm三种。其优点是经久耐用。 竹制罐 用直径3-5cm的坚实成熟的竹,按节截断,一端留节年底,一端去节作口,罐口打磨光滑,周围削去老皮,做成中间略粗、两端稍细,形如腰鼓的竹罐。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5cm、4cm、3cm...

阅读全文
腹泻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admin | 2025-05-27 | 15 阅读

拔罐疗法是指用加热、抽气等方法使杯、筒、罐等器具内气压低于普通大气压,使其吸附于体表疼痛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拨罐可以改变皮肤温度,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故又将拔罐疗法称为瘀血疗法。拔罐疗法是我国最古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它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拔罐疗法可以温经散寒、舒肝理气、补益脾胃,从而缓解腹泻症状。 1.选择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

阅读全文
腰肌劳损的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技术一 拔罐部位:阿是穴(腰部压痛点)、相应夹脊穴、背俞穴。 操作规程: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肌肉放松,用消毒后的皮肤针在腰部压痛点、相应夹脊穴、背俞穴周围均匀叩刺,力量适中,以皮肤渗血为度,再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拔罐时动作要快,要求用大口玻璃罐,每次拔出的皮肤渗出液、血液以2~3ml为宜。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技术二 拔罐部位:阿是穴(腰部压痛点)、委中穴(双侧)。 操作规程:常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