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玉楸药解" 的结果

找到 166 条相关结果

栗子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381 阅读

《中药大辞典》:栗子 出处: 《千金·食治》 实际拼音: Lì Zi 别名: 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原形态: 栗(《诗经》),又名:瑰栗(《西京杂记》),毛板栗、瓦栗子树、风栗、家栗。 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

阅读全文
亦食亦药黑芝麻 秋季润燥效堪夸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29 阅读

芝麻,有黑、白二色,习惯上黑色芝麻入药,为胡麻的干燥成熟黑色种子,其既是食物,亦是药物,为药食两用物品。 中医对黑芝麻早有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如《神农本草经》指出:“补五内(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玉楸药解》记载:“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本草求真》中说:“补血,...

阅读全文
补骨脂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1 | 24 阅读

《中国药典》:补骨脂 实际拼音: Bǔ Gǔ Zhī 英文名: FRUCTUS PSORALEAE 别名: 破故纸、和兰苋、胡韭子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肾形,略扁,长3~5mm,宽2~4mm,厚约1.5mm。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

阅读全文
漏芦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23 阅读

《中国药典》:漏芦 实际拼音: Lòu Lú 英文名: RADIX RHAPONTICI 别名: 狼头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

阅读全文
细嚼砂仁治呃逆
消化系统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6-02 | 22 阅读

呃逆频频,扰人烦己,中医专家推荐细嚼砂仁有立竿见影之效。 验方 砂仁3克,放入口中嚼烂成糊状,缓缓咽下。病轻者当下即可止呃,病程长且顽固者,或症状缓解后呃逆又起的,依前法治之,需多服几次才能稳定。 评 呃逆一症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其病机总属胃气不降使然。我们多年在临床中单用砂仁治疗呃逆,疗效满意。考砂仁一药“味辛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和中调气,行郁消满……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

阅读全文
轻粉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3 | 20 阅读

《中国药典》:轻粉 实际拼音: Qīnɡ Fěn 英文名: CALOMELAS 来源: 本品为氯化亚汞(Hg2Cl2)。 性状: 本品为白色有光泽的鳞片状或雪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遇光颜色缓缓变暗。无臭,几乎无味。 鉴别: (1)本品遇氢氧化钙试液、氨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即变成黑色。 (2)取本品,加等量的无水碳酸钠,混合后,置干燥试管中,加热,即分解析出金属汞,凝集在...

阅读全文
百草霜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2 | 2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 实际拼音: 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 锅底灰、锅烟子 来源: 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 性状: 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即为细末。质轻细,似霜,随风可以飞扬,入水则漂浮而分散。无臭,无味。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止血,止泻。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腹泻,...

阅读全文
预防秋燥有药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19 阅读

秋天的燥,常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如干咳少痰,胸中隐痛,虚热烦渴,口鼻干痒,胃脘隐痛,嘈杂不适等,当以润肺滋阴、补虚润燥为治,不少药粥有祛燥的作用,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款这种的药粥。 石斛粥 石斛15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石斛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益胃生津,养阴清热。 中医认为,石斛甘、淡、微寒,入肺、胃...

阅读全文
甘蔗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6 | 1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蔗 实际拼音: Gān Zhe 别名: 红甘蔗 来源: 禾本科甘蔗Sacharum sinense Roxb.,以秆、汁入药。 生境分布: 南方各省。 化学成分: 含蔗醣13~27%、己酸、乙醇酸(gallcollic acid)、甘氨酸、乌头酸等。 未成熟甘蔗汁中含酚性物质及鞣质。 蜡质中含甾醇等。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除热止渴...

阅读全文
海带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6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海带 出处: 《嘉佑本草》 实际拼音: Hǎi Dài 别名: 海马蔺、海草(《东北药植志》)。 来源: 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 原形态: 大叶藻(《本草拾遗》) 多年生沉水草本。根茎横卧,白色肥厚;茎在基部有分枝,扁平,淡栗色。叶绿色,线状,长达50厘米以上,宽约5毫米,质柔软;托叶膜质,狭长。花序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