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狂乱" 的结果

找到 103 条相关结果

竹沥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4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 实际拼音: Zhú Lì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经加热流出的竹汁。 炮制: 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之,收集两端滴出之汁,即为竹沥。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 ...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竹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21 阅读

竹和梅、兰、菊并称“四君子”,和梅、松并称“岁寒三友”。苏轼爱竹,赋诗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有人将竹比喻为玉,如白居易《秋霖即事联句》:“竹沾青玉润,荷滴白珠圆。”有人则将竹和龙、凤相提并论,如董天吉《竹》:“近日孙枝殊圣长,风天雨夜学龙吟。” 后世诗人将竹的品格进一步细化:一是用竹比喻高风亮节,如朱淑真《咏直竹》:“劲直忠臣节,孤高...

阅读全文
《素问·宣明五气论》的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贤,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

阅读全文
羚羊角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去根节)、葛根、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升麻、枳壳(麸炒)、独活,各一两半。 功能主治: 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蹇涩。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

阅读全文
癫狂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8 | 20 阅读

癫脉搏大滑者生。沉小紧急不治。狂脉实大生。沉小死。癫脉虚可治。实则死。内经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脚不能行。发为 仆。( 摇其目而暴仆也)是盖阳气逆乱故令人卒然暴仆而不知人。气复则苏。此痫之类也。又曰。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热。妄见妄言。又曰。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是盖得之于阳气太盛。胃与大肠实热。燥火郁结于中而为之耳。此则癫狂之候也。曰癫曰狂分而言之。...

阅读全文
十香返魂丹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春脚集》卷三:十香返魂丹 名称: 十香返魂丹 别名: 十香返生丹(《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 公丁香60克 木香60克 乳香60克 藿香60克 苏合香60克 降香60克 海沉香60克 安息香30克 麝香30克 香附60克 诃子肉60克 僵蚕60克 天麻60克 玉金60克 萎仁60克 磺石60克 甘草120克 建莲心60克 檀香60克 朱砂60克 琥珀60克 京牛黄30克 冰片...

阅读全文
伤寒·伤寒总论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31 | 17 阅读

夫伤寒者。乃大病也。生死反掌之间。要随机应变而治之也。盖伤寒发热恶寒。腰痛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则知病在阳明经也。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也。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引衣蜷卧。恶寒。或舌干口燥。则知病在少阴经也。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黄斑狂乱。五...

阅读全文
栝楼饮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6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栝楼饮 名称: 栝楼饮 别名: 栝楼散 处方: 栝楼根3分,黄芩(去黑心)1分,知母(焙)半两,小麦半两,粟米半两。 制法: 上除粟米、小麦外,余为粗末。 功能主治: 除热止渴。主小儿热渴,或虚热吐下。 用法用量: 栝楼散(《普济方》卷三八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栝楼饮 名称: 栝楼饮 处方: 栝楼1枚(黄熟者,去皮,用瓤并子),冬瓜...

阅读全文
大黄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7 | 16 阅读

《外台秘要》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大黄丸 名称: 大黄丸 处方: 大黄7.5克 消石7.5克 大戟7.5克(熬)甘遂7.5克(熬)芫花7.5克(熬)椒目7.5克 葶苈7.5克 制法: 上七味,捣末下筛,以蜜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主十水。 用法用量: 先食饮服1丸,一日二次。渐增,以知为度。 《医心方》卷二引《经心录》:大黄丸 名称: 大黄丸 处方: 大黄1两...

阅读全文
朱砂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6 | 16 阅读

《中国药典》:朱砂 实际拼音: Zhū Shā 英文名: CINNABARIS 别名: 丹砂、辰砂 来源: 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 性状: 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无臭,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