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特性" 的结果

找到 1719 条相关结果

栗子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381 阅读

《中药大辞典》:栗子 出处: 《千金·食治》 实际拼音: Lì Zi 别名: 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原形态: 栗(《诗经》),又名:瑰栗(《西京杂记》),毛板栗、瓦栗子树、风栗、家栗。 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

阅读全文
六方藤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4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方藤 别名: 方茎宽筋藤、翅茎白粉藤 来源: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六方藤Cissus hexangularis Thorel ex Planch.,以藤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散瘀活血。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 《中华本草》:六方藤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阅读全文
板蓝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8 阅读

《中国药典》:板蓝根 实际拼音: Bǎn Lán Gēn 英文名: RADIX ISATIDIS 别名: 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

阅读全文
峨参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1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峨参 实际拼音: é Shēn 别名: 土田七[四川] 来源: 伞形科峨参属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 (L.) Hoffm.,以根、叶入药。8~9月地上部分变黄时挖根,洗净煮熟,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 甘、辛、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四川道地药材及川药赏析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30 阅读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钟灵毓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系西南边陲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前沿与通道,山川险峻秀美,气候多样,物产丰富,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中医界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本文从文化角度,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吟唱有代表性的道地川药,介绍川药之功。 西蜀成都聚药商 盛唐家国业辉煌,西蜀成都聚药商。车水马龙人鼎沸,藤花木草气幽香。大慈寺主慈悲事,玉局坛尊局药王。千...

阅读全文
啤酒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啤酒花 实际拼音: Pí Jiǔ Huā 别名: 忽布、香蛇麻、野酒花 来源: 桑科葎草属植物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以未成熟的绿色果穗入药。8~9月间,果穗呈绿色而略带黄色时摘下,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开始为28℃,6小时后升至45℃为止。一般16~24小时即可干燥。)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抗痨,安神利尿。用...

阅读全文
药酒技术的优势
药酒常识 | admin | 2025-05-29 | 26 阅读

(1)药食结合,养生疗疾 酒,是古今中外人类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料。常饮药酒,使人们在品味美酒享受人生的同时,又能达到养生保健或治疗愈疾的目的。这样,既避免了煎药服用的不便,又免除了“良药苦口”的烦恼,不亦乐乎! (2)配制简便,适应面广 药酒配制简便,容易掌握,适合于普通家庭制作。药酒配方保留了汤剂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每个饮用者的具体情况加减调整配方,以适应个体需求。药酒可供内服,也可...

阅读全文
葛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国药典》:葛根 实际拼音: Gě Gēn 英文名: RADIX PUERARIAE 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

阅读全文
铃兰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7 | 2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兰 实际拼音: Línɡ Lán 别名: 草玉铃、小芦铃、香水花、鹿铃、君影草、草寸香 来源: 百合科草玉铃属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以全草入药。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 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强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由高血压病及肾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用法用量: 全草每...

阅读全文
黄芪种植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31 | 25 阅读

  黄芪是我国著名传统中药材及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其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能扶正,为补气固表之圣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配置或日常保健。以黄芪为原料的中成药达200多种,有蜜丸、水丸、胶囊、片剂、煎膏、酒制品等多种类型,其中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安神养心丸、消渴丸等均是应用历史悠久的补益良药。   人工栽培黄芪一般亩产200—300千克,收入可达2500—3500元,是种植常规农作物的二倍以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