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牡狗阴茎" 的结果

找到 11 条相关结果

常用益肾药物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3 | 20 阅读

1、女贞子:甘,微苦.凉。滋补肝肾,益阴阴目。《本经》:“主朴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2、旱莲草:甘、酸,寒。养肝益肾,凉血止血。《本草纲目》:“乌髭发,益肾阴”。 3、山茱萸:甘、酸、温。补益肝肾,固涩精气。《药性论》:“补肾气,兴阳遭,添精髓,疗耳呜”。 4、五味子:酸、甘、温。滋肝肾,生津液,敛肺止汗,涩精。《本经》:“主益气……补不足,张阴,益男子精”。 5、杞...

阅读全文
医药诗词·肉苁蓉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6 | 15 阅读

肉苁蓉清·赵瑾叔黑司命是肉苁蓉,未取河西那得逢。调作肥羊羹甚美,遗来野马沥偏浓。痿服阳事精能益,痛止阴门带不凶。大至斤余宜酒洗,假充须识嫩稍松。     按: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肉苁蓉味甘咸温无毒,入肾经。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陶隐居云:代郡雁门属并州,多马处便有,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以作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亦可生啖。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

阅读全文
《神农本草经》中经
神农本草经 | admin | 2025-05-13 | 14 阅读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 雄黄、石流黄、雌黄、水银、石膏、慈石、凝水石、阳起石、孔公孽、殷孽、铁精、理石、长石、肤青(右玉,石,中品十四种,旧十六种)。 干姜、枲耳实、葛根、栝楼银、苦参、当归、麻黄、通草、芍药、蠡实、瞿麦、元参、秦艽、百合、知母、贝母、白芷、淫羊藿、黄芩、狗脊、石龙芮、茅根、紫菀、紫草、败酱、白鲜、酸酱、紫参、藁本、石韦、萆薢、...

阅读全文
人兽部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5-18 | 12 阅读

五十六味  发皮 味苦,温,小寒,无毒。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 ,仍自还神化,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下痢。  乱发 微温,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止。  人乳汁 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头垢 主淋闭不通。  人屎 寒。主疗时行大热狂走,解诸毒,宜用绝干者,捣末,沸汤沃服之。  人溺 疗寒热头疼,温气,童男者尤良,溺白KT ∶疗鼻衄...

阅读全文
牡狗阴茎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9 | 11 阅读

《中药大辞典》:牡狗阴茎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Mǔ Gǒu Yīn Jīnɡ 别名: 狗精(《本经》),狗阴(《本草经集注》),黄狗肾(《饮片新参》),狗鞭(《中药志》)。 来源: 为犬科动物狗雄性的外生殖器,全年可采,以冬季所取者为佳。将狗杀死后,割下阴茎及睾丸(亦有不带睾丸的),去净附着的肉、骨及油脂,拉直,晾干或焙干。 生境分布: 主产广东、广西、江苏等地。以广...

阅读全文
牡狗阴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5 | 11 阅读

【功能主治】 补命门,暖冲任。治男子阳痿,女子带下。 ①《本经》:主伤中阴痿不起,除女子带下十二疾。 ⑦孟诜:补精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摘录】《*辞典》...

阅读全文
《神农本草经》中经 牡狗阴茎
神农本草经 | admin | 2025-05-25 | 9 阅读

味咸平。 主伤中,阴痿不起,令强热大,生子,除女子带下十二疾。一名狗精。胆主明目。 名医曰,六月上伏,取阴干百日。 《神农本草经》目录...

阅读全文
虫兽中品
本草经集注 | admin | 2025-06-09 | 3 阅读

 羚羊角 味咸、苦,寒、微寒,无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魇寐。治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郁,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久服强筋骨,轻身,起阴,益气,利丈夫。生石城山川谷及华阴山,采无时。今出建平宜都诸蛮中及西域,多两角者,一角者为胜。角甚多节,蹙蹙圆绕。别有山羊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不入方用。而《尔雅》云名 羊,而羌夷云只...

阅读全文
兽部
本草蒙筌 | admin | 2025-06-18 | 2 阅读

 虎骨 味辛,气微热。无毒。各处山林俱有,色黄雄者为佳。务审非药箭中伤,(药箭射死者,不可入药。恐药毒浸溃骨血间,甚能害人,必得网捕杀死者方用。)才取涂酥油炙脆。勿煎汤液,惟制散丸。所畏三药须知,蜀漆蜀椒磁石。用治风痹,乃因虎啸风从;用补膝酸,只缘虎走力健。杀邪疰,止上焦惊悸,头骨宜求;坚筋骨,苏下体风痛,胫骨堪觅。睛收定啮疮毒,胆主小儿疳痢惊痫。威骨在胁两傍,(虎威有骨如乙字,长一寸,破肉取之...

阅读全文
兽中
新修本草 | admin | 2025-06-08 | 2 阅读

 犀角 味苦、咸、酸,寒、微寒,无毒。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瓦斯。久服轻身骏健。生永昌山谷及益州。松脂为之使,恶 菌、雷丸。今出武陵、交州、宁州诸远山。犀有二角,以额上者为胜,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缕,直上至端,此至神验。或云是水犀,角出水中。《汉书》所云∶骇鸡犀者,以置米边,鸡皆惊骇不敢喙。又置屋中,乌鸟不敢集屋上。昔者有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