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黄" 的结果

找到 1461 条相关结果

竹沥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4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 实际拼音: Zhú Lì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经加热流出的竹汁。 炮制: 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之,收集两端滴出之汁,即为竹沥。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 ...

阅读全文
喉痹 (声哑 痄腮)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4 | 27 阅读

喉痹(声哑 痄腮)两寸脉浮洪而溢者。喉痹也。脉微而伏者死。内经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者。手少阴君火。心主之脉气也。一阳者。手少阳相火。三焦之脉气也。二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结甚即肿胀。肿胀甚则痹。痹甚则不通而死矣。夫推原十二经。惟足太阳则下项。其余皆凑于喉咙。然内经何独言一阴一阳结为喉痹。盖君相二火独胜而热。中络故痛者速也。余谓一言可了者。火也。故十二经中。言嗌干、嗌痛。喉肿、颔肿。舌本...

阅读全文
痫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2 | 26 阅读

脉虚弦为惊。为风痫。痫症者。发则仆地。闷乱无知。嚼舌吐沫。背反张。目上视。手足搐搦。或作六畜声者是也盖痫疾之原。得之惊。或在母腹之时。或在有生之后。必因惊恐而致疾。盖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恐气归肾。惊气归心。并于心肾。则肝脾独虚。肝虚则生风。脾虚则生痰。蓄极而通。其发也暴。故令风痰上涌而痫作矣。内经曰。然所以令人仆地者。厥气并于上。上实下虚。清浊倒置。故令人仆地。闷乱无知者。浊邪上干心主。而神明壅闭...

阅读全文
白羊鲜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千金》卷五:白羊鲜汤 名称: 白羊鲜汤 处方: 白羊鲜3铢,蚱蝉2枚,大黄4铢,甘草2铢,钓藤皮2铢,细辛2铢,牛黄如大豆4枚,蛇退皮1寸。 功能主治: 小儿风痫,胸中有痰。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2升半,煮取1升2合,分5服,日3次。若服已尽而痫不断者,可更加大黄、钓藤各1铢,以水渍药半日,然后煮之。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白羊鲜即白鲜,《本经》虽主头风、黄疸...

阅读全文
中风恶症(中风之)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2 | 23 阅读

      注:此文为《寿世保元》卷一的“中风”篇的后半部分夫口开者心气绝。遗尿者肾气绝。鼻鼾者肺气绝。手撒者脾气绝。及发直吐沫。睛如直视。声如鼾睡者。不治之症也。及筋枯不活。举动则筋痛。是无血以滋养其筋故也。面赤如妆。环口黧黑。汗缀如珠。不治之症也。一论中风中气。痰厥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汤水不下。宜夺命通关散皂角(如猪牙者去皮弦,二两用生白矾、一两以苎布包入水,与牙皂同煮化去白矾,再煮令干,取出...

阅读全文
笋片木耳煨干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主料:笋片150克,黑木耳75克,干贝20粒,枸杞10粒。 调料:盐、鲜贝露、麻油各适量。 做法:1.干贝和黑木耳用温水泡发。2.笋片用开水焯一遍并沥干水分。3.将笋片、木耳、干贝连同泡发干贝的水一同倒入砂锅,无须放油,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炖。4.待笋片熟透,加盐、鲜贝露、枸杞煨至汤汁收干,淋入适量麻油即可出锅装盘。 功效:中医认为,干贝性平,味甘、咸;归肾、脾经。具有滋阴、补肾、调中、下气、利五...

阅读全文
骨折后4饮食误区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骨折后病人(特别是术后病人)由于骨和软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需要,医生往往叮嘱病人:营养要跟上,骨头才长得快。但不少病人或家属在饮食方面经常存在一些所谓的“忌口”误区。 豆腐是“发物” 民间有人认为豆腐是“发物”,骨折术后吃了伤口会感染,故要忌口,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从医学上讲,伤口是否感染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细菌污染、皮下积血、引流不畅、消毒不严、营养不良等。豆腐性味甘、咸、寒、平,营养丰富,含蛋白...

阅读全文
龙虎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丹溪心法》卷三:龙虎丸 名称: 龙虎丸 处方: 白芍 陈皮各60克 锁阳 当归各45克 虎骨(酒浸,酥炙)30克 知母(酒炒)熟地黄各90克 黄柏240克(盐炒)龟版120克(酒浸,酥炙) 制法: 上为末,酒煮羊肉捣汁为丸。 功能主治: 补肾壮骨,滋防养血。治痿证。 用法用量: 每次6~9克,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 冬日加干姜。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龙虎丸 名称:...

阅读全文
细菌性痢疾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15 | 21 阅读

1方(诸葛行军散) 【药物】生姜1.5克,硝石l克,牛黄15克,雄黄25克,绷砂13克,冰片15克,麝香15克,珍珠15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装瓶密封备用。 【用法】脐孔常规消毒后,取上药适量,填入脐中,以填满为度,上置姜片一枚(中央用细针钻数小孔),用枣核大艾灶放姜片上灸5-9壮。灸毕,药末用膏药固定脐内。 【疗效】据盛燮苏等介绍,用此法治疗痢疾疗效颇为满意,一般灸5-7壮,患者即感腹部鸣...

阅读全文
导气槟榔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9 | 21 阅读

《圣济总录》卷十七:导气槟榔散 名称: 导气槟榔散 处方: 槟榔(锉)1两,木香半两,木通(锉)半两,桑根白皮(炙,锉)半两,牵牛子2两(一半生,一半熟,同捣,取末1两),郁李仁(麸炒,去皮)1两(别研如膏),大黄半两(湿纸裹,煨)。 制法: 上除研膏外,为散,入研膏和匀。 功能主治: 风秘,肠胃痞塞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入牛黄、龙脑少许.空心以温蜜汤调下。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