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屎" 的结果

找到 67 条相关结果

死胎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09 | 25 阅读

1方(立圣丹) 【药物】寒水石120克,朱砂15克。 【制法】寒水石以60克生用,60克煅赤,同研,加朱砂再研如桃红色。 【用法】每用1克,井水调如薄糊,摊纸贴脐心。用于胎死不下。 【出处】《理瀹骈文》。 2方 【药物】苍术、厚朴、陈皮、朴硝石各15克。麝香0.3克。 【制法】共研细,井水调如薄糊。 【用法】敷脐腹。用于死胎。 【出处】《理瀹骈文》。 3方 【药物】牛屎,醋。 【制法】牛屎炒大热...

阅读全文
百舌鸟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9 | 21 阅读

《中药大辞典》:百舌鸟 出处: 《本草拾遗》 实际拼音: Bǎi Shé Niǎo 别名: 反舌、反舌鸟(《易通卦验》),交啄(《春秋保干图》),牛屎八哥(《纲目》),牛屎了(《本草求原》),乌鸫(《脊椎动物分类学》),乌鴶(《中国的鸟类》),牛屎八(《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鹟科动物黑鸫的肉。 原形态: 体长约28厘米。雄鸟的嘴黄色。虹膜褐色。上体、两翼及尾均黑色;下体黑...

阅读全文
壮医学产后虚弱的治疗方法
壮医 | admin | 2025-06-04 | 18 阅读

产后虚弱是由于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失于调养,导致机体或脏腑虚弱的一种疾病。 病因病机: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失于调养。 临床表现:脸色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慌失眠,手足发麻,神色疲劳,周身无力,多汗寝汗,少动懒言。 治疗原则:补虚养血。 内治法:①红牛膝、吊水莲、铜钻、红凉伞、饿蚂蟥、五指牛奶、走马胎、箭杆风各10克,配猪肉适量炖服,每日1剂。 ②大补藤、走马胎、红背莱各12克,...

阅读全文
壮医学的小儿夜哭
壮医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小儿夜哭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夜啼”。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半岁以下儿童多发作。 病因病机:①素体阳虚,肚子受凉,气机不畅则肚痛而哭。 ②恣食辛香燥热之品,或服用温热药,火伏热郁,积热上炎,灼伤阴液,脏腑失润,脏躁而哭。 ③神气不足,心气怯弱,目触异物,耳闻异声,夜间受惊而哭。 临床表现:主症:人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

阅读全文
草部(三)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24 | 16 阅读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2、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

阅读全文
丹疹第五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6-13 | 15 阅读

方二十八首治丹毒肿,升麻拓汤方∶升麻 漏芦 芒硝(各二两) 蒴 根(五两) 黄芩(三两) 栀子(二十枚)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冷,分用渍拓,常令湿为佳。丹毒方 一名天火也,肉中忽有赤如朱涂,赤色大者如掌,剧者遍身,亦有痛痒微肿者方∶赤小豆二升,绢下筛,鸡子白和涂之,小干即涂,逐手消也。复合漏芦汤以防其内,其方如下∶漏芦 白蔹 黄芩 白薇 枳实(炙) 升麻 芍药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

阅读全文
脐疗的历史发展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古代药熨、敷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兽皮、泥灰、唾液等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的外伤;用砭石刺血治病;用树枝、干草燃烧取暖御寒,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根据民间传说及后世医籍的记载推测,脐疗法早在商殷时期便已开始应用了。商殷时期,巫医盛行,有巫医太乙真人和巫医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防治疾病,养生延年。彭祖因此竟寿至八百...

阅读全文
黄龙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鸡峰》卷十九:黄龙散 名称: 黄龙散 处方: 木通1两,瞿麦1两,大黄半两,陈橘皮1分,槟榔4个。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水气,服青龙丹后至第5日水道涩滞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用汤使3盏,同煎至8分,和滓热服。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黄龙散 名称: 黄龙散 处方: 销金银锅下黄龙灰(细研)1两,麝香(研)1分,银末小豆大,蟾蜍1枚(一半烧灰,...

阅读全文
空心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3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空心花 出处: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实际拼音: Kōnɡ Xīn Huā 别名: 嫩肉木、丁药、鲫鱼胆(《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 为紫金牛科植物鲫鱼胆的全株。全年可采。 原形态: 灌木,高1~3米。茎直立,多分枝;小枝、叶或脉上和花序均被柔毛。叶互生,薄纸质,阔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钝或圆,边缘中部以上有粗锯...

阅读全文
一则成语隐藏两味中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14 阅读

“牛溲马勃”是则成语,出自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意思是运用得宜,无用之物可以变为有用。成语中的“牛溲”和“马勃”指的是两种植物药。 “牛溲”原指“牛屎”,又是植物“车前草”的别名。车前草全草均可入药,具有利尿、消肿、清热、明目、祛痰的作用。 “马勃”俗称药包子、马屁泡,是一种野生菌类食药两用植物,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梁代陶弘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