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郁" 的结果

找到 364 条相关结果

郁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5 | 22 阅读

脉多沉伏。或促或细或代。气郁则必沉而涩。湿郁则必沉而缓。热郁则必沉而数。痰郁则脉弦滑。血郁则脉芤而急促。食郁则脉必滑而紧盛。郁在上见于寸。郁在中见于关。郁在下见于尺。左右皆然。夫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气郁者胸膈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

阅读全文
葶苈子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国药典》:葶苈子 实际拼音: Tínɡ Lì Zǐ 英文名: SEMEN LEPIDII/SEMEN DESCURAINIAE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 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Webb ex 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

阅读全文
立春上火吃对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21 阅读

初春时节,气候干燥,冬天寒气未散尽,阳气已经开始生发,于是“上火”或了多发病。不少人口角发炎、眼睛干涩发红,甚至大便干结,小便发黄,牙旅、咽喉肿痛等,这时人们都会选择服用祛火药。 造成人们常说的“上火”的原因有很多,多由于饮食起居不当引起,一般分为外感之火和内生之火两种。外感之火主要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相关,如春天干噪,属于温热的气候,这种条件下人体就容易上火。是因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 “上火”...

阅读全文
《刘涓子鬼遗方》卷第四 痈疽、疮疖、熛疽等证治方
刘涓子鬼遗方 | admin | 2025-06-04 | 20 阅读

治痈疽肿,松脂帖方。黄柏 芎穷 白芷 白蔹 黄芪 黄芩 防风 芍药 菵草 白蜡 当归 大黄(各一两) 细辛(二分) 膒脂(三两) 松脂(二斤)上十六味切,曝干极燥,微火煎三上下,手不得离,布绵绞去滓贴之。治痈疽肿,松脂帖方当归 黄芪 黄连 芍药 黄芩 大黄 腊蜜 芎穷(各一两) 松脂(一斤半) 陈膒脂(各一合半) 上十味细切,合煎,微火三上下,膏成绵绞去滓,向火涂纸上贴之。治痈疽肿,松脂帖方松脂(...

阅读全文
五疸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5 | 19 阅读

脉经曰。凡黄候寸口脉。近掌无脉。口鼻黑色。并不可治。大抵脉大者死。微细者生。无脉鼻气冷者。不治也。凡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夫黄胆为病。肌肉必虚肿而色黄。盖湿热郁结于脾胃之中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于而与肌肤也。盖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母能令子虚。母病子亦病。是故有诸中者必形诸外。其症有五。曰黄汗。曰黄胆。曰酒疸。曰谷疸。曰女痨疸。虽有五者之分。终无寒热之异。丹溪曰。...

阅读全文
寒露养生食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19 阅读

寒露时节气候由凉转寒,其时养生的饮食方案如下。 鸡汁粥 制作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母鸡剖洗干净,切块,水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10~15分钟,然后关火待用。将粳米放入另一锅内,水煮,加入适量鸡汁同煮成粥。 适宜人群:年老体弱、病后气血亏损等一切体质衰弱者均可食用。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五脏虚损之纳少、四肢乏力、身体赢瘦、产后乳少、虚弱头晕、小便频数、耳呜、精少精冷等。有补益气血...

阅读全文
感冒了喝姜茶睡不着踩绿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每到年终岁尾,频繁的加班,紧张的情绪,不规律的作息,都会导致人们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乘虚而入。忙碌的您,不妨停下脚步,关爱一下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积极地做好保健功课,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新年! 岁末感冒大多“寒包火” 萝卜姜皮茶有良效 最近一个月,感冒的人特别多,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寒包火”,病人往往是内生湿热,痰热郁肺再受风寒而引发感冒。病因主要是年底压力大,过度疲劳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阅读全文
青蒿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1 | 19 阅读

《中国药典》:青蒿 实际拼音: Qīnɡ Hāo 英文名: HERBA ARTEMISIAE ANNUAE 别名: 蒿子、臭蒿、香蒿、苦蒿、臭青蒿、香青蒿、细叶蒿、细青蒿、草青蒿、草蒿子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

阅读全文
香薷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0 | 19 阅读

《中国药典》:香薷 英文名: HERBA MOSLAE 别名: 香茹、香草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长30~50cm,基部紫红色,上部黄绿色或淡黄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茎方柱形;直径1~2mm,节明显,节间长4~7cm;质脆,易折断。叶对生,多皱...

阅读全文
土茯苓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7 | 19 阅读

《中国药典》:土茯苓 实际拼音: Tǔ Fú Línɡ 英文名: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