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湿剂" 的结果

找到 36 条相关结果

膏药如何分类
膏药常识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综合古今膏剂大致可分为四类:煎膏、软膏、硬膏、敷药。 1、煎膏:唐时称“煎”。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再加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制品,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或“膏滋”。也有将加糖的称为“糖膏”,加蜜的称为“蜜膏”。 近年风靡全国的膏方,即为此类。单纯的煎膏根据稠度分干浸膏、浸膏、流浸膏。...

阅读全文
安息香栽培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6-01 | 18 阅读

  安息香又称苯偶姻、二苯乙醇酮、2-羟基-2-苯基苯乙酮或2-羟基-1,2-二苯基乙酮,是一种无色或白色晶体,可作为药物和润湿剂的原料,还可用作生产聚酯的催化剂。安息香由两分子苯甲醛在热的氰化钾或氰化钠的乙醇溶液中通过安息香缩合而成。   生物特性   安息香是阳性速生树种。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短时期霜冻。适于年平均气温18~26℃,一月平均气温10℃以上,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3...

阅读全文
巴布的基本制法
膏药制作 | admin | 2025-05-10 | 17 阅读

巴布:这是近些年出现的新型制剂,本类制剂载药量大,具有良好的贴敷性、保湿性及与皮肤生物相容性,且剂量准确,吸收面积恒定,与传统黑膏药及橡胶膏相比,有着应用相似的特点,而且释放渗透性好,不易过敏。 制法:先将高分子粘着剂与保湿剂、填充剂、渗透促进剂混合,制备好基质再把药物或提取物加入搅匀,然后涂布、压合保护层,分割,包装即得。...

阅读全文
十剂
方药 | admin | 2025-06-02 | 15 阅读

【十剂】从方剂的功用分类,有十剂的名称。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十剂之说,近人从《千金要方》考证,认为系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提出)。...

阅读全文
伤寒•外感 / 温暑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1 | 15 阅读

诸风掉眩乃肝木: 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由风木旺甚生火,风火属阳,阳主乎动,两动相搏为之旋转。痛痒疮疡心火属:人近火气者,微热则痒,热甚则痛,肘近则灼而为疮,皆火之用也。痒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而万物蕃美。或云∶痛为实,痒为虚。非谓虚为寒也,正谓热之微甚也。痒得爬而解者,爬令皮肤辛辣而属金化,辛能散故也。疮疡属热而出浓水,犹肉果热极,则腐溃而为水,反兼水之化也。湿肿满本脾土经:地之体也,土湿过极...

阅读全文
膏药如何分类
膏药常识 | admin | 2025-05-17 | 15 阅读

综合古今膏剂大致可分为四类:煎膏、软膏、硬膏、敷药。 1、煎膏:唐时称“煎”。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再加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制品,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或“膏滋”。也有将加糖的称为“糖膏”,加蜜的称为“蜜膏”。 近年风靡全国的膏方,即为此类。单纯的煎膏根据稠度分干浸膏、浸膏、流浸膏。...

阅读全文
炎炎夏日来临,藿香正气水你真的用对了吗?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炎炎夏日来临,藿香正气水一跃成为各大药店的新宠,家中必备,总之,“恶心呕吐来一瓶,感冒发烧来一瓶,防暑解暑来一瓶。”藿香正气水已然被捧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然而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藿香正气水,你真的用对了吗? 首先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概念,现代医学中所说的中暑与中医中所说的中暑二者并不相同。西医对中暑的定义是: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

阅读全文
炎炎夏日来临,藿香正气水你真的用对了吗?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4 阅读

炎炎夏日来临,藿香正气水一跃成为各大药店的新宠,家中必备,总之,“恶心呕吐来一瓶,感冒发烧来一瓶,防暑解暑来一瓶。”藿香正气水已然被捧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然而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藿香正气水,你真的用对了吗? 首先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概念,现代医学中所说的中暑与中医中所说的中暑二者并不相同。西医对中暑的定义是: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

阅读全文
脐流黄水伴经期出血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8 | 14 阅读

1方 【药物】炙鸡金6克,黄柏10克,赤石脂6克,煅龙骨6克,枯矾10克,蚕茧衣5只。 【制法】共研极细末。 【用法】先用冷开水将脐部洗净擦干,再将药末适量掺入脐内,并用消毒纱布包扎,每日早晚各1次。 【验案】患者,女,45岁,干部,1976年3月26日就诊。自述近年来带下量多,色黄,有秽腥气味。半年前曾服中药治疗,药后带下止,即出现脐内时流黄水,质黏微有腥味,且每值经行脐内黄水减少而渗出血水,...

阅读全文
密闭贮藏法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23 | 13 阅读

密闭贮藏法亦有称“密封贮藏法”,均指严密封闭药物,防止污染或变质的贮藏方法。严格地讲,“密闭”和“密封”有程度上的不同。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讲,“密闭贮藏”只能防止尘土及异物的进入,而“密封贮藏”则除防止异物进入之外,还可以防止外界空气及微生物的进入,达到防潮、防风化、防霉变的目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在采用密闭或密封贮藏方法前,首先检查其含水量是否超标,以及是否已有害虫及真菌微生物的污染,如果不符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