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温针灸" 的结果

找到 74 条相关结果

中风的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3 | 33 阅读

技术一 艾灸穴位:人中、内关(双)、十宣、涌泉(双)。 操作规程:①用灯心草爆灸:不计壮数,直至苏醒为止。如无灯心草,可以用线香、火柴代替施灸。②艾炷灸:不计壮数,直至苏醒为止。③前两种方法无效时,可以用针刺十宣、人中、内关等穴,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主治:突然跌倒,不省人事,两手紧握,牙关紧闭,面红目赤,呼吸气粗,喉中痰鸣,大便团结,小便不通,苔厚腻,脉弦滑有力。 技术二 艾灸穴位:神阙、百会...

阅读全文
面瘫的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技术一 艾灸穴位:①主穴:颊车(患)、地仓(患)、迎香(患)、牵正(患)、合谷(健)、太冲(患)。②配穴:额纹消失配阳拨竹、鱼腰、丝竹空;面肌抽搞配四白、颧体、下关;露睛流泪配阳白(患);耳后疼痛配骑风(患)。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个穴位t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个穴位,每穴灸5~10壮,每曰I次。③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

阅读全文
胃痛的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0 | 22 阅读

技术一 艾灸穴位:上脘、中脘、下脱、足三里(双),内关(双)、天枢(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穴位表面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壮,每日灸1次,重证可每日灸治2次。 主治:寒邪客胃型胃痛;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技术二 艾灸穴位:中脘、...

阅读全文
疣的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2 | 21 阅读

技术一 艾灸穴位:养老、外关、丘墟、外踝点(双)。 操作规程:①艾炷灸:每日灸2~3次,每次3~5壮,可配合鸦胆子5粒捣碎贴敷疣上,再以艾炷灸,或艾条悬灸。②温和灸:取其温经通络、祛湿除疣之功,每日灸1次,每次选2~3穴及局部循经配穴,每次灸3~5分钟。 主治:初起为一个针尖至绿豆大的疣状生物,呈半球形或多角形,突出表面,色呈灰白或污黄,表面蓬松枯槁,状如花蕊,粗糙而坚硬。 技术二 艾灸穴位:中...

阅读全文
月经不调腹针疗法
腹针 | admin | 2025-05-31 | 20 阅读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发生异常改变。大多数妇女28~30天行经一次,但提前或延后7天以内仍属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一般3~7天,一次月经出血量为30~50ml。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过少等,为妇科常见病证之一。月经不调病因复杂,诊断时应做妇科检查,以明确是功能性改变还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本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部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

阅读全文
月经后期的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06 | 20 阅读

技术一 艾灸穴位:气海、三阴交(双)、归来、中极、天枢、血海(双)、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选两2~4个穴位,每穴灸5~10壮,每日1次。③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 主治:经期错后,量少,经色紫暗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暗,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技术二 艾灸穴位:气海...

阅读全文
灸法概述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6-05 | 19 阅读

灸法,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乃至更远。据考古学的研...

阅读全文
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炎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2019年1月,常女士在家中吃排骨,当她用力咬排骨时,突然出现右侧耳部、面部疼痛,张嘴困难,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骨折脱位,口服抗生素后,吃东西还是不能正常咀嚼,一张嘴就疼,还发出咔咔响……被病痛折磨半年的刘女士想到了中医,到医院求治,专家诊断:颞颌关节炎,给予温针灸,10次后疾病痊愈。 处方:取下关、翳风、太阳、颊车等穴针刺并留针3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

阅读全文
艾灸的操作方法和术中不良反应及其相应处理措施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1.操作方法 1.1 基本操作顺序 (1)体位选择 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2)施灸顺序 施灸的顺序,临床上常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施灸艾灶先小后大。 (3)施灸手法 施灸手法有补有泻,需根据辨证而定,虚者宜补,实者宜泻。   1.2 常见操作方法 1.2.1 温和灸 (1)操作步骤 将...

阅读全文
遗精的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2 | 19 阅读

技术― 艾灸穴位:带脉(双)、五枢(双)、维道(双)、关元。 操作规程:①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柱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10壮,每日1次。③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 主治:长期遗精,伴有心悸不宁,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技术二 艾灸穴位:关元、肾俞(双)、上门髎(双)、次髎(双)、中髎(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