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温热病" 的结果

找到 218 条相关结果

南板蓝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5 阅读

《中华本草》:南板蓝叶 出处: 南板蓝叶历代本草未见收载。但陶弘景在《别录》中记载:"(蓝实)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又说"此即今染(纟禁)碧所用者,以尖叶者为胜"。这里的尖叶者即为本种。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图蓝二,据其形态特征亦与本种一致。 实际拼音: Nán Bǎn Lán Yè 别名: 蓝靛叶、靛叶、大青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阅读全文
温热大师叶天士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1 | 25 阅读

叶天士(1666-1745),名桂,号香岩先生,又号上津老人,清初苏州名医。叶氏世操医业,天士既承家技,又博采诸家,相传曾更十七师。《古今医史续增》谓其曾“得周扬俊四名家之精”。有人则谓其学本余杭陶华、旁及东垣、子和、丹溪,远绍河间(《温热论笺正·赘道人序》)叶氏在温病学上严贡献最大,其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门人顾景文所录其授受之语而成的《外感温热论》一文中。 叶天士首次创立了温热病卫气营血的辨...

阅读全文
慢性咽炎沏金银花玄参青果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0 | 24 阅读

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多有异物感,分泌物不易咯出,还有干痒刺痛等症状,晨起时往往出现刺激性咳嗽伴恶心,常习惯性干咳、清嗓子。中医认为,慢咽属于“喉痹”范畴,多由于气、痰、湿郁结积滞,日久化热伤阴,最终导致咽喉失养。 在此,推荐一款金银花玄参青果茶,可缓解症状。取金银花、玄参、青果各9克,加水同煎,取汁,每日1剂,代茶频饮。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药理学研究认...

阅读全文
温热派倡导三焦辨证的吴鞠通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6 | 23 阅读

吴鞠通(1758-1836),名塘,江苏淮阴名医。十九岁时父亲病逝,慨然废举子业而专事学医,后因子病温误治而亡,又专注温病治法。他“进而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颇有心得。他认为吴又可《温疫论》虽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但细察其法,未免支离驳杂,唯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其医案散见于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遂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内容为主,上溯喻嘉言、吴又可、王安道、李东垣...

阅读全文
杨博良:秉承马派各科特色 本于效用择善而从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1 | 21 阅读

杨博良(1880—1952),大名尔厚,常州市武进县(今为武进区)横山桥镇西崦村人。他是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马氏医术全面继承者。父杨桂亭为清左宗棠手下大将,母亲旗人,为清宗室之女。杨博良自幼聪颖过人,熟读四书五经,经史功底深厚。他目睹了清廷朝纲不振,戊戌变法失败,科举渐废,深感仕途艰险,遂绝意功名,恪守庭训,“不为良相,当为良医”,锐志学医。时孟河名医马培之尚在,杨博良欲拜其为师,马老辞曰年迈体...

阅读全文
三焦辨证
诊断 | admin | 2025-05-31 | 20 阅读

【三焦辨证】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上焦:手太阴肺经病有发热恶寒,自汗头痛而咳等症。手厥阴心包经病有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中焦:足阳明胃经病有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脉大。足太阴脾经病有身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下焦:足少阴肾...

阅读全文
闲话古医籍中的煎药用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9 | 20 阅读

古代中医煎药,对用水的认知和要求,高于煮茶酿酒。《医学源流论·煎药法论》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玉泉 《医学入门》载“玉消为水,故名玉泉”“图经曰:玉泉生蓝田山谷”“其色白,其味甘淡,其性寒”。在这里,玉泉不仅是一种煎药用水,其本身也因融进了玉的精华而有“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长肉益气,利血脉,安魂魄,明耳目,耐寒暑,久服轻身不老”之功,可谓至精至纯。但玉泉到底在何处...

阅读全文
浙派中医的由来、构成与特色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按照浙江中医药学术流派统一称谓的命名原则,“浙派中医”之名既包容了浙江全域的学术流派,又在发音上朗朗上口,同时与浙江省内其他学科的流派相吻合。“浙派中医”有着丰富的学术内涵与鲜明特色,此称谓的发布,为浙派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浙派中医的由来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仅以人名、地域而言,就有丹溪学派、永嘉学派、绍派伤寒、钱塘医派等,若以学科划分则数量更众。如果能提炼一个既代表浙江中医...

阅读全文
什么是肠燥津亏证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6-02 | 19 阅读

【概念】肠燥津亏证是指由于大肠阴津亏虚,传导不利,表现以大便燥结,排便困难为主症的证候。多因素体阴亏,或年老而阴血不足,或吐泻、久病、温热病后期等耗伤阴液,或因失血、妇女产后出血过多,以致阴血津液亏虚 、大肠失于濡润所致。本证以大便燥结、难以排出及津亏失润见症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大便秘结,干燥难下,数日一行,口干,或口臭,或伴见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阅读全文
早春寒气峭 谨防春温扰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9 阅读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一种时病——春温。 中医认为,春温是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它的发生往往与人体劳作过度,衣食失宜,久病体弱等内在因素有关。多变的气候,常使人体对温热邪气的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即可发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初起虽有类似伤风感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