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艾条" 的结果

找到 16 条相关结果

指灸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概述】 指灸法一名,祖国医学尚无记载。其临床报道始见于20世纪80年代。但迄今为止有关文献极少,观察的病种亦很单一。但指灸法十分安全,特别适用于婴幼儿,我们建议读者能从治疗实践中研究、总结、完善、推广。 【操作方法】 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取清艾条一支,点燃,嘱家属将患儿抱好,用艾条灸烤医者一手大拇指内侧面,以医者能忍受为度,将手大指快速按压在所选的穴区上,重复数十次,每次治疗20~30min。...

阅读全文
艾灸的操作方法和术中不良反应及其相应处理措施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1.操作方法 1.1 基本操作顺序 (1)体位选择 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2)施灸顺序 施灸的顺序,临床上常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施灸艾灶先小后大。 (3)施灸手法 施灸手法有补有泻,需根据辨证而定,虚者宜补,实者宜泻。   1.2 常见操作方法 1.2.1 温和灸 (1)操作步骤 将...

阅读全文
器具技法--艾条
器具技法 | admin | 2025-05-29 | 16 阅读

艾条是指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又分为纯艾条(清艾条)和药艾条两种。一般长20cm,直径1.2cm。因其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还可以自灸,故临床广泛应用。...

阅读全文
艾灸技术的分类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09 | 16 阅读

一、艾条灸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一端燃烧,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艾条分无药艾条(清艾条)和有药艾条两种。无药艾条用薄棉纸(长28cm、宽6cm)像卷烟卷一样将艾绒卷成直径1.5cm、长20cm的艾卷。卷的松紧要适中,太紧不宜燃烧,太松易掉火星,一般每支质量约10g,可燃烧约1小时。有药艾条用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

阅读全文
艾条悬灸法
器具技法 | admin | 2025-05-29 | 15 阅读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系指用纸包裹艾绒卷成长圆筒状,一端点燃后,在穴位或病所熏灼的一种灸治方法。艾条灸疗最早见于明•朱权的《寿域神方》,后又在艾绒中加入某些药物,称“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如《本草纲目》载有以“雷火针”治顽痹及闪挫肿痛;《种福堂公选良方》载“百发神针”治腰痛、疝气、痈疽、发背、对口等。。现代遂演变为单纯艾条灸和药物艾条灸二类。纯艾条,亦称清艾条,指单纯用艾绒放在细棉纸中卷制而成,...

阅读全文
艾灸补益的基本方法及手法
器具技法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基本方法】艾灸方法很多,但用于补益则比较简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艾灸补益的基本操作方法:1.艾条灸: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文条(一般叫做清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若用在艾绒中加入性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艾条进行熏灸,则叫做“药条灸”(普通的艾条和药艾条中药店均有售)。艾条灸的方法主要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

阅读全文
口疮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1方 【药物】细辛。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用甘油或陈醋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用于口疮。 【疗效】张建德治疗15例复发性口腔炎,全部治愈;杜荣俊治疗口腔溃疡68例,取得较好疗效,轻者1~3次即愈,重者3~10次痊愈。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2方 【药物】吴茱萸。 【制法】研细末。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口疮。 【疗效】治疗口疮256例,其中大部分是经过抗生素和维生素...

阅读全文
核桃壳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31 | 13 阅读

【概述】 核桃壳灸,亦称隔核桃壳灸、桃壳灸、核桃灸、核桃皮灸、隔核桃壳眼镜灸等。是一种以日然核桃壳为灸具的灸器灸法。此法较早见于清代的顾世澄所撰《疡医大全》一书,用核桃壳灸治疗外科疮疡:“桃壳灸法:大核桃劈开,去肉,壳背钻一孔,内填溏鸡屎令满。将有屎一面合毒顶上,孔外以艾灸之。不论壮数,惟取患者为快。壳热另换一壳,如法灸之,其毒立好。”现代,针灸工作者不仅在方法上作了改进,而且在应用范围上亦和...

阅读全文
温和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4 | 13 阅读

【概述】 温和灸,又称温灸法是指将艾条燃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在灸治过程中使患者只觉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温和灸,一直为古人所倡导,如《旧唐书》提到:“吾初无术耳,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 当然这里所说的“常温”,指的是艾炷隔物灸,与艾条悬起灸有类同之处。温和灸,由于火力不强,古代医家也认识到起效较慢,多用于保健。现代,应用范围有较大的扩展。 【操作方法】 ...

阅读全文
雷火针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9 | 12 阅读

【概述】 雷火针法,古代又称为雷火神针法。首见于明·《本草纲目》:“雷火神针法:用熟蕲艾末一两,乳香、没药、穿山甲、硫黄、雄黄草乌头、川乌头、桃树皮末各一钱,麝香五分为末,拌艾。以厚纸裁成条,铺药艾于内,紧卷如指大,长三四寸,收贮瓶内,埋地中七七日,取出。用时于灯上点着,吹灭,隔纸十层,乘热针于患处,热气直入病处。”本法是一种艾灸法,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实按于穴位之上,类似针法之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