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热利湿" 的结果

找到 1291 条相关结果

篱笆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篱笆竹 别名: 类芦、石珍茅、飞竹叶、聊箭杆子、假芦 来源: 禾本科篱笆竹Neyraudia reynaudiana (Kunth) Keng,以嫩苗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流域以南,广西和西南诸省。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肾炎水肿:鲜篱笆竹1小扎,用火烧一端,另一端流出竹沥,取竹沥一碗,分多次内服,1天内服完。 毒蛇咬伤:...

阅读全文
南板蓝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华本草》:南板蓝叶 出处: 南板蓝叶历代本草未见收载。但陶弘景在《别录》中记载:"(蓝实)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又说"此即今染(纟禁)碧所用者,以尖叶者为胜"。这里的尖叶者即为本种。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图蓝二,据其形态特征亦与本种一致。 实际拼音: Nán Bǎn Lán Yè 别名: 蓝靛叶、靛叶、大青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阅读全文
黄花母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根 出处: 《广西中药志》 实际拼音: Huánɡ Huā Mǔ Gēn 别名: 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根。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 含大量粘胶,国外曾用作治疗肺结核,但有人认为它对结核病并无特异疗效。 性味: ①《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甘...

阅读全文
磨盘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6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磨盘根 出处: 《广西中药志》 实际拼音: Mó Pán Gēn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4月采挖,晒干。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干燥根呈圆锥形,粗大,长达15厘米,径约2厘米,有分枝,表面土黄色,皮孔横列,支根痕呈点状突起。质韧,断面白色,纤维性,皮部较厚,与木部易于分离。 性味: 甘淡,凉。 ①《陆川本草》:"味淡,性凉。" ②...

阅读全文
男人也可吃逍遥丸 逍遥丸并非女科专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24 阅读

“逍遥丸”这个名字听起来带着几分仙气,逍遥自在、身心舒畅亦是现代很多人梦想的生活状态,其由来与《逍遥游》不无关系。众所周知,《逍遥游》是庄子学说的代表作,其中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论述。意思是人往来于世界,不要搬弄是非,不傲视万物,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只有内心确立这样的行事标准,融入社会,才能逍遥自在。而逍遥丸有疏肝解郁的功效,服用后能够使肝气活泼通...

阅读全文
半边藕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1 | 24 阅读

《中华本草》:半边藕 实际拼音: Bàn Biān ǒu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华双扇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去附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60-90cm。根茎长而横生,被狭状披针形硬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60cm,灰棕色或棕禾秆色;叶片纸质,长20-30cm,宽30-...

阅读全文
入秋之后部分地区湿气仍重,如何才能祛湿防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3 阅读

虽然已经入秋了,但全国多地发生水涝灾害,导致湿邪较盛而发生湿病。湿病多有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伤于雾露,或水中作业,久居湿地等原因,使湿邪侵袭人体而起。四川盆地,湿气不易发散,再加上连续强降雨,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湿性类水,水性是偏冷的,这就是湿为阴邪的原因之一。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简单讲就是容易妨碍人体气机的流动。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湿邪困遏,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清阳不升...

阅读全文
堆盘红缕细“茵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9 | 23 阅读

茵陈蒿赶春赶得早,刚过年不久,一场“沾衣欲湿杏花雨”之后,它那枯枝败叶已感知“吹面不寒杨柳风”了,急不可耐地萌发出嫩嫩的绿芽。用不了多久,一丛丛茵陈蒿灰白中泛出绿意来,在冷寂的原野上显出勃勃生机。这时节,乡里娃子挎着小竹篮,手拿小铲子,在田垄沟畔寻寻觅觅,开始采摘茵陈芽了。 南朝梁时医家、文学家陶弘景云:“今处处有之,似蓬蒿而叶紧细。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本草纲目拾遗》载:“茵陈...

阅读全文
皮肤病患者用药的五大“误区”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2 阅读

皮肤病用药,不同人、不同患病部位用药不尽相同,且初发、复发用药也会不一样。然而,很多人患皮肤病后自行买药治疗,结果导致病情加重或是出现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大家,患皮肤病后要注意以下几个用药误区。 误区一 不分病因乱用药 在皮肤病的治疗方面,乱买药膏是患者最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很多患者在没有确定病因的时候就买药自己治疗,比如有的人皮肤瘙痒就用皮炎平;足部发痒就用达克宁等,不分病因,结果因用药不...

阅读全文
车前子利水通淋又祛痰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6 | 22 阅读

车前子为车前草的种子。种子与全草均入药,而车前子的作用较为突出。它具有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日与祛痰的功效。其性味甘寒,对于热结膀胱引起的小便淋沥涩痛者,常与木通、滑石、瞿麦等同用;由于它能分清浊、利小便,所以能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伍使用。由于它还能清肝热、明眼目,所以对目赤肿痛、目暗昏花亦有疗效,还用于肺热咳嗽等病症;但肾虚滑精者慎用。车前子入汤剂宜包煎。车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