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心寡欲" 的结果

找到 41 条相关结果

“神补”胜过药补、食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30 阅读

人们提起养生,都会津津乐道于健康饮食、运动健身以及时令进补。其实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古时养生家把养心神、调情志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淮南子》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这说明只知加強营养,不慬养神之重要,是难以健康长寿的。 《寿世青编》曰:“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几一半则全不系药方,唯在心药也。”所谓“心药”,就是心理治疗...

阅读全文
气功养生的原则
气功基础 | admin | 2025-05-29 | 28 阅读

(一)清心寡欲 气功养生的关键是要做到清心寡欲。养生家孙思邈作了精辟的论述“彭祖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以之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说明排除杂念,净化大脑,清虚静定,便于全神练功。 (二)选择适当的地点和条件 气功需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条件,养生家孙思邈对导引地点和条件也作了...

阅读全文
遗溺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夫尿者。赖心肾二气之所传送。膀胱为传送之府。心肾气虚。阳气衰冷。致令膀胱传送失度则必有遗尿失禁之患矣。经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也。大宜温补。清心寡欲。又有产后不顺。致伤膀胱。及小儿胞冷。俱能令人遗尿失禁。各须随症治之。一论小便不禁。出而不觉者。是有热不禁也。宜五苓散。(方见中暑)根据本方去桂。加黄柏、黄芩、黄连、栀子、山茱萸肉、五味子。水煎。空心服。一治小便不禁虚弱者。用五苓散。(方见中暑)...

阅读全文
中医治未病助力眼健康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重视眼健康,发挥治未病作用,及早干预眼病,拥有健康的眼睛势在必行。《黄帝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治未病助力眼健康具体有以下三方面。 未病先防 在没有眼病时做好预防,调养身体,避免、戒除不良嗜好,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入侵。 一是顺应四时,防止外邪侵袭。眼居高位,直接暴露于外,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若四时不正之气侵犯人体,能致各种眼病,尤以...

阅读全文
君治沉疴并治心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16 阅读

清代同治年间,我国江苏武进有一位名医,名叫马文植,字培之。几代行医,名扬南北。曾被慈禧召入宫中诊病,誉盛京华。马文植通晓内儿诸症,尤精外科。曾著有《马评外科证治》、《医略求真》等医书。 马培之的家乡附近有一强盗,骚扰乡民,作恶多端。有一次,此盗右手中指被人刀伤致感染,手掌肿痛,伴发热畏寒,病势危笃。请了几位郎中医治,服药外敷均不得要领。乡人闻知,额手称庆,称其恶有恶报。强盗派人央求马培之救治。马...

阅读全文
养生的理论体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春秋战国往后,随着先秦诸子云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到来,先哲们对宇宙、自然、生命的各种现象和变化规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中医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形成,特别是《黄帝内经》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归纳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 1、易经 伏羲画八卦图,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变化,孔子做《易传》,三位圣者共同成就《易经》。“易”字上日下月,代表着“一阴一阳之谓道”,有变易、不易和简易等多重含义,其核心即...

阅读全文
《素问·阴阳应象论》的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6 阅读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油,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Che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

阅读全文
精神内守 内外皆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中医历来重视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提出“形神合一”学说,强调调节精神要做到精神内守,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 豁达开朗,乐以忘忧 乐观宁静的心态是人体健康的正常需要与基本保证。中医历来主张“和愉”,提出“安神宜悦乐”,要求人们做到性格开朗、目光远大,保持乐观情绪,遇事泰然处之,“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要做到知足常乐,《遵生八笺》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怠”...

阅读全文
起居养生之道--中年篇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中年人养生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对自己而言,既能保证身体健康又给工作提供了保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好身体才有动力去拼搏,才能取得成功。而有些年轻人,他们成功了但是却英年早逝,无法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可惜啊。所以中年养生同等重要。中年养生注意以下三点: 1、静神少虑 ①精神舒畅乐观,不为小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②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事业的精神支柱; ③...

阅读全文
曹操的长寿之道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07 | 15 阅读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征战南北,克袁绍,平乌桓,战功赫赫,是一位文武兼备的风云人物。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武帝。曹操享年六十六岁,在人多短寿的乱世,实属不易。而这与曹操注意保健强身,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 曹操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在《秋胡行》中发出了“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的呼声。但是曹操认为人的寿命不是全然听天由命的,通过适当的调养也可以延长人的寿命。...

阅读全文